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小组为探宄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在b点之前的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会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l若温度升高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加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实验3的结果显示,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下所示的结果。

              温度/℃

              20

              30

              40

              45

              50

              60

              普通洗衣粉去污力/%

              15

              18

              20

              21

              21.5

              22

              加酶洗衣粉去污力/%

              30

              40

              48

              50

              48

              37

              (1)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关系,则实验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结果表明,①在相同温度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去污力高;②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__。

              (3)蛋白酶是洗涤剂中最常用的一类酶制剂,它能把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因而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蛋白质类污垢去除特别有效。

              (4)在使用加酶洗衣粉过程中,对于特别脏的衣服、较大的洗衣量,写出两项提高洗涤效果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 3.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______,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合成原料是_______________,其催化化学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酵母菌是生物学探究实验的理想材料,下列三个实验的实验材料都是酵母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3

              (1) 1中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选用新鲜酵母菌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

              (2) 2为高倍显微镜视野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的局部图像,视野下计数室内以________(填双线单线)等分中方格;视野中部分酵母菌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部分未被染色,在观察时一个中方格内需要统计的酵母菌数目为________个。

              (3) 3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部分装置,请以字母和箭头的方式构建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装置________;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装置________。

            • 5.

              酵母菌是生物学探究实验的理想材料,下列三个实验的实验材料都是酵母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选用新鲜酵母菌溶液的原因是           

              (2)图2为高倍显微镜视野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的局部图像,视野下计数室内以     (填“双线”或“单线”)等分中方格;视野中部分酵母菌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部分未被染色,在观察时一个中方格内需要统计的酵母菌数目为          个。

              (3)图3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部分装置,请以字母和箭头的方式构建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装置        ;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装置          

            • 6.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 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________。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下图2中[ ]________(填数字序号及名称)。

              图2

              (3)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

              图3

              ① 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

              ② 在0 ℃和75 ℃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 ℃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①a、b过程中,酶作用的部位依次是________。

              ② 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 8.

              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是,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蛋白酶甲”、“蛋白酶乙”或“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溶液的pH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请推测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填“羧基和氨基”、“氨基和甲基”、“羧基和甲基”或“甲基和甲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

            • 9. (12分)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问题:

              I.研究人员为探究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CO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⑴番茄叶肉细胞中产生和利用CO2的部位分别是                 

              ⑵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外线(UV)辐射可能降低了叶绿素含量而影响了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分布于       (具体部位),具有         的作用。

              ⑶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        ,加快了暗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       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CO2浓度倍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       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⑷由表可知,CO2浓度倍增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参与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       的含量。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假设。

              II.将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

              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 

              的(单位g)变化如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

              一光照强度下照射l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

              前的变化如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⑸A点和B点相比,番茄合成葡萄糖的速率是否相等?________。在此光照条件下,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

            • 10.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泡于含洗衣粉的水中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①切勿用于洗涤丝质和毛质衣料。②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检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__              ______。

              (2)某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实验(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实验结果用右图的曲线表示。

              ①该实验中,温度、pH分别属于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______变量。

              ②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______________。

              ③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④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作为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和毛质衣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

              (4)为什么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