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探究实验在设计实验时一般要遵循变量唯一原则,简单的说就是两组对照装置中有一个条件不同,探究光照时间对蛋鸡产蛋量的影响时,变量是(  )
              A.鸡的数量
              B.光照时间
              C.鸡舍的温度
              D.鸡舍的湿度
            • 2.
              同学们为了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用煮沸灭菌并冷却的肉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照实验.根据图示判断他们欲探究的问题是(  )
              A.氧气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B.澄清肉汤的量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C.棉花塞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D.影响肉汤保鲜的微生物来自肉汤还是来自空气
            • 3.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曾做过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甲容器中放入一只小白鼠,乙容器中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都给予充足的光照,他发现小白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存活的时间长。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甲容器中小白鼠很快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乙容器中小白鼠比甲容器中小白鼠存活时间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甲和乙是一组__________实验,实验时两个容器中选用的小白鼠应该是健康状况___________(填“一致”或“不一致”)

              (3)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罩住,那么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有罩住时存活的时间要________(填“长”或“短”),因为用黑布罩住的植物不能进行_____________,但能进行____________,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

            • 4. 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首先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
              (2)图二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图二中的______装置

              (3)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______ 部分变蓝(填“遮光”或“未遮光”)。

            • 5.

              为了验证大豆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设计实验时.应选择的组别是

              组别

              水分

              温度

              萌发情况

              1

              无水

              25℃

              不萌发

              2

              适量的水

              0℃

              不萌发

              3

              适量的水

              25℃

              萌发

              4

              过量的水

              25℃

              不萌发

              A.1和2
              B.1和4
              C.2和3
              D.3和4
            • 6.

              小丽研究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实验如下表。她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 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宝龙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图: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少)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_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

              (4)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请你再举出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_____。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 

            • 8.

              如图是家蚕的一生发育图,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桑蚕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




              背景资料: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樟树、榕树的叶,这是由于桑叶中有家蚕喜欢的某种物质。

              提出问题: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这一表现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制定计划:

              (1)实验用的家蚕应该选择_______

              A、长大的家蚕     B、家蚕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家蚕     C、蚕蛾

              (2)你会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对照实验呢? 

              a:_______的叶片   b:_______的叶片.

              (3)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_______
              A、1只      B、10只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蛹期家蚕“作茧自缚”,家蚕的这种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 行为,由体内_______ 决定的。

              (6)家蚕的发育为_______发育,它的发育过程顺序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 9.

              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能促进蝌蚪的发育,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                                            

              (2)实验的变量是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3)甲、乙两组实验除变量外,所用蝌蚪的种类,生长状况及培养的水质、温度、饵料等条件应              且适宜。

              (4)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实验已发育的青蛙?                    

            • 10.

              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的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1)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条形图。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人的反应速度越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