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了采样,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该同学选择对不同车流量的时段进行采样统计,目的是 ______ 。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分别求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 ______ 值。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______ 。
              (4)根据如图写出PM2.5“入肺”的途径(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______ 。
            • 2.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使用的试验方法是(  )
              A.推算法
              B.观察法
              C.五点取样法
              D.调查法
            • 3.
              2011年秋冬以来,随着“灰霾”天气(如图)频频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 ______ 系统危害最大。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 ______ 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
              (2)几名志愿者对某市几个地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了检测,结果如表。请问这几个地点的空气质量由好到坏的排列次序是 ______ 。
              地点 时间 PM2.5值
              1.火车站进站口 14:25 518(约37ug/m3
              2.爱晚亭 14:16 326(约23ug/m3
              3.步行街街口 14:10 631(约45ug/m3
              A.1、2、3     B.3、2、1     C.2、1、3     D.2、3、1
              (3)鉴于“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灰霾”来袭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______ 。
            • 4.
              目前雾霾已成为城市标志性难题,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1)“雾霾”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严重。在雾霾天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______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校的同学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2)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______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3)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 。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 5.
              在“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实验中,采用的“五点取样法”是指(  )
              A.
              B.
              C.
              D.
            • 6.
              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⑤合称 ______ ,是外界气体进入⑥的通道,具有温暖、湿润、清 洁空气的作用。
              (2)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 ______ ] ______ 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3)[ ______ ] ______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4)今年我国大部分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PM2.5 指数偏高。PM2.5 能穿过鼻腔进入肺部,渗进血液,危害人体健康,请问:PM2.5 入肺的通道:鼻→ ______ →喉→ ______ →支气管→肺。
              (5)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分小组,在不同的时段对马路边的空气进行了采样,数据记录如表:
              时段
              车流量
              组别
              车流量最小
              (清晨)
              车流量大
              (上班时间)
              车流量小
              (中午)
              车流量最大
              (下班时段)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①在该探究中,这些同学应该将 ______ 作为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将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处理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越 ______ 。
              (6)鉴于“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雾霾”来袭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 ______ 。(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 7.

              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某实验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没计如下装置,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前,将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

              (2)针对甲、乙两装置,要取得科学的实验结论,除了唯一变量不同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该变量是_________。

              (3)光下几小时后,分别取下甲、乙、丙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一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是_____叶。

              (4)对比分析甲、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对比分析甲、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5)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促进温室星植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应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 8.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经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城市中的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通过进行________作用,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2)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被湿地中的细菌、真菌分解利用,以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细菌、真菌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

              (3)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

              ②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4)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

              (5)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如“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 9.

              某兴趣小组发现,放学以后,我市大多中小学校园附近商店内人头攒动,原来是学生们在购买零食,据多位店主介绍其中又以辣条销售最好。辣条以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有些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购买辣条食用,某组员不禁要问:难道辣条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现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材料:辣条、仓鼠10只、仓鼠的主食——鼠粮、水、可关仓鼠的笼子等)

              (1)提出问题: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

              (2)作出假设: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3)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5只大小、生长情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

              5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普通鼠粮加水与辣条一起磨碎,再用微波炉烘干,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原鼠粮一致)

              2只已经死亡

              3只活动能力弱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组(填“甲”或“乙”)。

              ②每组用5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验结论,请给我市中小学生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 10. 吸烟有害健康,戒烟难是因为吸烟者对烟焦油中的尼古丁等产生依赖.研究发现,烟焦油对涡虫神经系统的影响与人相似.某科研小组将涡虫作为实验对象,研究烟焦油浓度变化对其移动速度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挑选体长相近的涡虫40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放入浓度为0.03mg•mL-1、0.05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处理12小时,使涡虫对所处浓度的烟焦油产生依赖.

              ②将甲组涡虫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0.03mg•mL-1、0.01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 将乙组涡虫随机分成C、D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0.05mg•mL-1、0.03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

              ③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取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又做了多组实验,实验现象一致。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到的涡虫,在分类学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门。

              (2)A组和B组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每组10涡虫的移动速度后,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涡虫对烟焦油产生依赖的表现相似,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青少年应当拒绝吸烟。

              (5)由于对不同浓度烟焦油产生依赖,A组和_____组涡虫在同一浓度烟焦油溶液中移动速度不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