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今年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由于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呈上升趋势,青少年注意用眼卫生,应从我做起.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也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图中[③] ______ 变大.
              (2)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______
              A、角膜、视网膜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3)青少年应注意上网和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避免眼睛因过度疲劳引起 ______ 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就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就是近视眼.近视眼需要佩戴 ______ 加以矫正.应如何预防近视? ______ .(写出一种措施即可)
              (4)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这是一种复杂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______
            • 2.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 ______ ] ______ 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 ______ ] ______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 ______ ,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 ______ ] ______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
              (3)通过人行横道时,由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 ______ 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完成相关运动.
            • 3.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跳跃闪动的游戏画面、动感刺激的音乐给上网者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也给沉迷网络的青少年带来许多健康隐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跳跃闪动的游戏画面,上网者能快速做出反应,完成这些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是 ______ ,对画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眼球的 ______ 上.
              (2)青少年在进行电脑游戏时,大脑中有多个神经中枢参与这一系列活动,例如有 ______ 中枢、 ______ 中枢、 ______ 中枢、 ______ 中枢等.
              (3)动感音乐给上网者带来听觉“享受”,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______
              (4)情绪激动的游戏者往往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是大脑皮层兴奋,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相关激素分泌量增加所致.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______ 的调节,但也受到 ______ 调节的影响.
            • 4. “守道路通畅,保一方平安”,下面是交警叔叔每天辛苦工作的一个缩影.

              (1)一位民警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 ______ ] ______ 的曲度可以调节,在[ ______ ] ______ 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 ______ 反射.
              (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2中[ ______ ] ______ 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一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3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______
            • 5.

              当前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然而有的人却不以为然,小严为了说服 司机爸爸,他们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小严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cm的直尺,当他松开直尺,爸爸见到直尺向下落下,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得到的数据如表(单位:cm):

               

              A
              不饮酒

              B
              饮50ml白酒

              C
              饮100ml白酒

               第一次

              15.0

              29.5

              45.6

              第二次

              15.5

              29.8

              51.7

              第三次

              14.5

              30.7

              47.3

              测量平均值

              15.0

              30.0

              48.2

              请分析回答: 
              (1)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______ ,人的反应速度越 ______ 。 
              (2)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增加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3)“红灯”的灯光进入眼球,经过 ______ 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中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汽车司机看到红灯)。

              (4)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属于 ______ 反射。

            • 6. 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眼球内玻璃体的曲度
              B.近视眼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C.当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瞳孔会缩小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7.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耳蜗、视网膜
              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C.针刺手指,人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D.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 8.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和学习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课间休息,进行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如图结构[1]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
              (2)远眺能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因为它的物像落在[7]视网膜上,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9]的传导在 ______ 形成视觉.
              (3)小明的学校为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小明进入影院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 ______ ] ______ 变大.
            • 9. 2012年5月19日,黑龙江省某煤矿一遇险矿工被困井下17天后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1)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人员[ ______ ] ______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到 ______ 形成听觉.
              (2)矿工被救出时需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 ______ ] ______ 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导致[ ______ ] ______ 受到损伤.
              (3)遇险矿工被成功救出后,现场人员激动不已,此时体内 ______ 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
              (4)被救矿工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 ______ 功能正常.
              (5)给矿工注射某些抗生素前要进行“过敏”试验,以防出现“过敏反应”,“过敏”试验注射抗生素的部位在 ______ 之间,引起“过敏反应”的抗生素在免疫学上称为 ______
            • 10.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______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视觉器官是 ______ ,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