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乙丙丁4人的血型各不同.若用A型血清检验,乙和丁可发生凝集反应;经交叉配血实验,乙只能接受甲的血.据此推断甲乙丙丁4人的血型依次是(  )
              A.A、B、AB、O型
              B.O、A、B、AB型
              C.O、AB、A、B型
              D.O、B、A、AB型
            • 2.
              如图是某人用标准血清进行血型鉴定时在显微镜下的图象.左侧是A型血清与此人血液的反应,右侧是B型血清与此人血液的反应.请问此人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 3.
              小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明输血,爸爸、妈妈、小明的血型可能是(  )
              A.爸爸O型、妈妈AB型、小明B型
              B.爸爸O型、妈妈A型、小明B型
              C.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B型
              D.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A型
            • 4.
              甲、乙、丙三人同行,丙受重伤急需输大量血,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甲为O型,乙为B型,可以给丙输血的是(  )
              A.甲
              B.乙
              C.甲、乙都可以
              D.甲、乙都不可以
            • 5.
              北京时间2010年3月13日5时53分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地震灾害后,随时都可能爆发多种传染病,如炭疽、霍乱、鼠疫等.若保证“大灾之后无大役”,需对灾区要进行大范围消毒、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
              请回答:
              (1)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环节是 ______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染源、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上述资料提到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______ .
              (3)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获得 ______ 性免疫.
              (4)在震区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并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可判断这是 ______ 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入 ______ 血为原则.
            • 6.
              甲、乙、丙、丁、戊5人旅游途中发生意外,甲因受伤而急需输血,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献血时应首先考虑哪个人(  )
              抗A血清 - + - - +
              抗B血清 + - + - +
              注:“+”表示红细胞凝集,“-”表示红细胞不凝集
              A.戊
              B.丁
              C.丙
              D.乙
            • 7.
              “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下列叙述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体
              B.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带“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买
              D.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 8.
              对我国的实行的无偿献血制度的认识有误的是(  )
              A.必须是健康的公民
              B.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可以献血200-300mL
              C.任何年龄的人口可自愿献血
              D.我国自1998年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 9. 2015年5月12日是全国第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某中学在这一天组织学生进行了火灾逃生演习.在逃生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活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听到警报声,同学们迅速逃生.图一中的[1]表示能够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人内耳的 ______ 内;从反射的类型看,这属于 ______ 反射.逃生这一过程离不开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是由 ______ 组成的.

              (2)为保证同学们顺利逃生,某同学推开门,让后面的同学通过,他用力推门时,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运动情况是 ______
              (3)快速奔跑时,呼吸加深加快,吸气时,膈肌 ______ 使膈的顶部下降.吸入的氧气最终在人体细胞的 ______ 中被利用.
              (4)火灾发生时,很多物质因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这种气体会导致人体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内,会通过图二中的[ ______ ] ______ (血管)进入心脏.心脏工作过程中,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3]和[4]的开关情况是 ______
              (5)假如火灾时有一个人大面积烧伤,烧伤面有大量体液渗出,需要输血,在输血时最好输入 ______
              (6)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急情况.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 ______ 协调配合完成的.
            • 10. 4月25日、5月12日尼泊尔分别发生了8.1级和7.5级特大地震,造成8500多人死亡,十万多人受伤,地震也给我国西藏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灾害.地震发生后,我国迅速排出救援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请据此分析回答:
              (l)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部位应是 ______ 处;实施口对口吹气时,在确保患者 ______ 畅通的情况下,捏紧患者鼻孔的同时,用口包住患者的口平缓吹气,且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 ______ 随着吹气而起伏.
              (2)某人因外伤大量失血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及时从血库调取了大量AB型血为其输血,挽救了他的生命,由此可知他的血型是 ______
              (3)防疫人员在救援黄金72小时过后,及时勘察了灾区疫情,并采取了系列防疫措施.其中,对废墟点、遗体掩埋地及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防疫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______ ;对受到外伤的患者统一注射破伤风疫苗,该疫苗能刺激人体的 ______ 产生抵抗破伤风杆菌的 ______ ,提高人体对破伤风的免疫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