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张某醉酒驾驶发生车祸,造成2人死亡。请回答:([]内填序号)

              (1)如图1所示酒精进入张某体内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 ______ ]右心房,由右心房到 ______ ,再通过   ______ 循环回到心脏,进而通过 ______ 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对身体造成影响。
              (2)交警要求张某做抽血检验进行酒精测试,医生从张某前臂的一条“青筋”抽取了血液,该“青筋”属于 ______ 。
              (3)饮酒后张某不能对交通和路面状况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主要是因为酒精对[ ______ ]的影响造成的。
              (4)酒精对心脏也有较大影响。某实验小组测定了水蚤在不同浓度酒精溶液中的心率,并绘制成曲线图(如图2)。从曲线图可得知:低于0.5%的酒精能使水蚤心率 ______ ;酒精浓度高于0.5%后,随着酒精浓度增加,水蚤心率 ______ 。
            • 2.
              喝酒会损害神经系统,少量饮酒能促进中枢神经兴奋。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说话不清、产生幻觉,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通常的酒后驾车的检测有两种方法:检测血液酒精浓度;检测呼气酒精浓度。
              (1)酒精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______ 。此结构中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包含丰富的 ______ 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测量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是交警利用呼吸式酒精测试设备现场检测驾驶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的关系如图所示,酒精分子在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扩散的方向是 ______ (填字母)。
              (3)驾驶员如果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 ______ (语言中枢/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
              (4)正常情况下,司机遇到红灯时,会及时踩下刹车,这属于 ______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5)酒驾会给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危害,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请你为司机写出一句劝导语或警戒语 ______ 。
            • 3.
              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系统的问题。
              (一)醉驾害已、害人、害社会
              (1)对醉驾者可采川酒精测试仪检测醉酒程度。吹气时,受检者膈肌处于 ______ 状态。
              (2)酒驾者常表现为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主要是由于消精麻痹了 ______ 造成的。
              (3)某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 ______ 。
              (二)请根据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4)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并答出所有可能性)。
              (5)写出上述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结构: ______ (用箭头和图中数字表示)。
            • 4.
              用你所学过的生物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青霉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有些致病细菌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这些细菌就是所谓的“超级细菌”。“超级细菌”的形成是 ______ 的结果。
              (2)农民在种植庄稼时,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是为了保证根的 ______ 作用正常进行。
              (3)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蝉蜕”可以入药,其实它是蝉的 ______ 。
              (4)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 ______ 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 ______ ,就会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5)“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脑中的 ______ ,而导致动作下协调,身体失去平衡,易引发交通事故。
              (6)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既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其目的是 ______ 。
              (7)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为防止“温室效应”愈演愈烈,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 ______ (答一点即可)。
            • 5.
              近年来,全国交警进行交通严管,其中酒后驾车是重点整治对象。交警依据血液中酒精 含量来判断是否酒后驾驶(如图乙所示),但测量驾驶人员有无酒后驾车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现场检测驾驶员呼出 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体肺部的酒精气体浓度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存在着如图乙所示的关系:

              注:根据我国 2004 年的修订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 20mg/100mL,小于 80/100mL 的驾驶 行为属于饮酒驾车;大于或等于 80mg/100mL 的 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一个成年人的肺大约是由 200 万个肺泡组成,其意义是 ______ 。
              A.使肺内贮存的气体量增多B.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使肺泡内氧的含量增加D.使气体流通快
              (2)酒精进入消化系统后,主要在人体的 ______  被吸收进入血液,随着血液由下腔静脉最先进入心脏的 ______ ,进而到达全身各处。
              (3)当酒精送到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______ 时,被逐渐分解,因此长期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最大。
              (4)当酒精进入人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可产生麻醉作用,影响人的 ______ 系统。如果导致驾驶者的驾驶动作 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大大下降,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 ______ 。同时还会使驾驶者对路况的 判断能力减弱,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 ______ ,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所以酒后驾驶 是一种危险的驾驶行为,应该严格禁止。
              (5)酒精大部分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少部分通过呼吸系统离开人体。肺泡和肺泡毛细血管的关系(如图 甲所示).酒精分子在肺泡和肺泡毛细血管间扩散的方向为 ______ ( A.肺泡肺泡毛细血管 B.肺泡毛细血管肺泡 )。
              (6)交警在市区某酒店对一司机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呼出气体酒精浓度为 18mg/100mL 时,属于 ______ 驾驶。
            • 6. 调查显示:大约50~60%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如酒后驾驶一次记12分,醉驾写入了刑法等等。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醉酒者常常言语混乱、走路不稳,这主要是酒精麻痹了______造成的。
              (2)交警常用酒精测试仪让司机吹气检测酒驾程度。吹气过程中,司机的膈肌处在______状态,这个过程在丁图中属于______阶段。
              (3)某醉驾者因发生车祸而导致胸椎横断,经测试,他能完成膝跳反射,这说明膝跳反射的中枢在______,属于______反射,假如乙图是该反射反射弧,请写出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
              (4)酒驾者饮酒后,酒精随着血液最先进入甲图中的[______]______。
              (5)警察怀疑该酒驾者同时吸毒,按规定对其尿液进行检验,发现尿液呈阳性,证明吸毒。其尿液的形成在丙图中要经过两次毛细血管,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填字母)。
            • 7. 醉驾害己、害人、害社会,请你根据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酒驾者可采用酒精测试仪检测醉酒,吹气时,受检者膈肌处于 ______ 状态.
              (2)醉酒者常表现为思维混乱、反映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醉了 ______ 造成的.
              (3)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末受损的中枢部分最可能是 ______
              (4)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并答出所有可能性).
              (5)有些同学骑车时喜欢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这样不仅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而且长期如此最有可能损伤 ______ ,使听力渐进式减退.
              ①外耳道    ②鼓膜    ③听小骨    ④耳蜗    ⑤听觉神经    ⑥听觉中枢
              A.①②B.②④C.②⑤D.③⑥
            • 8. 醉驾害己、害人、害社会,请你根据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酒驾者可采用酒精测试仪检测醉酒,吹气时,受检者膈肌处于______状态.
              (2)醉酒者常表现为思维混乱、反映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醉了______造成的.
              (3)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末受损的中枢部分最可能是______.
              (4)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并答出所有可能性).
              (5)有些同学骑车时喜欢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这样不仅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而且长期如此最有可能损伤______,使听力渐进式减退.
              ①外耳道    ②鼓膜    ③听小骨    ④耳蜗    ⑤听觉神经    ⑥听觉中枢
              A.①②B.②④C.②⑤D.③⑥
            • 9. 阅读下列文字,分析回答问题.
              5月1日,小王作为前去参观远通国际车展的2000多名观众之一,有幸拿到了沂蒙晚报和市文明办联合发放的“爱心拒酒贴”.当天中午,当小王开车返家正常行驶时,突然发现有行人横穿马路,他立即踩制动将车刹住,由于刹车及时,避免了一场车祸.小王对“远离酒精珍爱生命”有了更深的体会.
              (1)请判断这一“急刹车反射”属于简单反射还是复杂反射? ______
              (2)完成该反射的结构称为 ______ ,它由五部分组成.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是眼球中的 ______
              (3)从看到行人到将车刹住,这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都是在 ______ 的调节下,多系统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4)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禁止酒后开车,原因是酒精对人的 ______ 有麻痹作用,使动作不协调,不准确,以至影响行车安全.
            • 10. 有人通过“借酒消愁”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你认为这种方式适合中学生吗?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