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绿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烧杯、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组别

              A

              B

              实验步骤

              烧杯底部垫上两层滤纸

              分别均匀放入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各5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置于温暖见光的地方培养

              每天向烧杯纱布上喷洒适量的清水,保持种子湿润

              每天向烧杯纱布上喷洒等量的废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

              观察绿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有50粒种子萌发

              有6粒种子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每天向A、B组烧杯中喷洒的两种液体体积相等,目的是________,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每组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

              (3)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做过哪些有益的工作?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

              (1)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3)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4)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数量

              A

              Omg/mL

              lmL

              10只

              0

              B

              0.015mg/mL

              lmL

              10只

              1

              C

              0.025mg/mL

              lmL

              10只

              2

              D

              0.035mg/mL

              lmL

              10只

              3

              E

              0.045mg/mL

              lmL

              10只

              4

              (二)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各组取10只小鼠而不是1只小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食物链仍会在生物体内_________,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三)实验结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 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经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城市中的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通过进行________作用,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2)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被湿地中的细菌、真菌分解利用,以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细菌、真菌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

              (3)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

              ②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4)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

              (5)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如“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 4.

              镉是人体非必须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土壤.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

              (1)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取若干只体重是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3)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4)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表.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mL

              10只

              0

              B

              0.015mg/mL

              1mL

              10只

              10%

              C

              0.025mg/mL

              1mL

              10只

              20%

              D

              0.035mg/mL

              1mL

              10只

              30%

              E

              0.045mg/mL

              1mL

              10只

              40%

              (二)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食物链仍会在生物体内_____,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实验结论: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______.

              (2)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样做?_____.

            • 5.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组别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加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节)

              不加

              1

              2

              2

              2

              加满江红的量(g)

              不加

              不加

              不加

              15

              30

              放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数量(条)

              2

              2

              2

              2

              2

              金鱼存活的平均时间(d)

              15

              5

              3

              8

              10

              (1)表中A和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C、D或_____进行对照实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生物既能_____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6.

              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先后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请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制作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应用镊子夹起_____ _____。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为使观察效果更好,可用碘液对标本进行__________。

              (3)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 ,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5)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_____(高、低)倍镜下观察。现有某同学在观察中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移动。

              (6)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老师作了如图所示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将向_____(左、右)方移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