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______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此实验分三组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检测,该方法属于 ______ 检测。
              (3)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 。
              (4)某小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请你将表格中“上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中表示。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______ 。
              (6)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 。
            • 2.
              在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问题的实验中,采用的抽样检测方法是 ______ ;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 ______ .
            • 3.

              为了探究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大小的不同是由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小刚设计了一个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第一组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第二组把小花生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收获后,取样进行测量和统计。

              (1)从遗传的角度来说,花生的果实大和果实小是一对____________。

              (2)其他同学认为此实验方案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此方案完善后再进行,结果第一组花生果实比第二组花生的果实大,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时取样时一定要做到____________,统计实验结果时处理数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 4.

              下面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并结合你平时的实验


              (1)在实验一中,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需预先经过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各摘下一个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变蓝的是装置中乙的叶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原理可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资料显示,蝴蝶可作为衡量环境优劣的一种指示植物。某校学生对本地公园的蝴蝶进行监测,获取的数据如表。请回答问题。

               

              3月

              4月

              5月

              合计

              2011年

              蝴蝶的数量(只)

              24

              144

              379

              547

              蝴蝶的种类(种)

              5

              12

              11

               

              2012年

              蝴蝶的数量(只)

              36

              51

              129

              216

              蝴蝶的种类(种)

              4

              8

              5

               


              (1)该校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法。

              (2)为了全面科学了解蝴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气候等的关系,在明确了目的、对象的基础上,还有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_。


              (3)对蝴蝶种类进行鉴别,需要比较蝴蝶的___________和生理功能。


              (4)若要对每年3-5月蝴蝶种类数进行统计,科学做法是将蝴蝶种类数___________。


              (5)请将2011年、2012年蝴蝶种类数的曲线图在下图完善。

                   
            • 6.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骨的特性与骨的成分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将相关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骨的煅烧

                   ①用镊子夹住一小段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持续煅烧,观察到鱼骨先变黑,再变红,最后变成灰白色。

                   ②用镊子轻轻敲打煅烧后的骨,骨碎裂。

                   ③实验结论:骨中含有         ,它使骨具有         

              (2)骨的脱钙

               ①将一根鱼肋骨放入盛有10%的盐酸的试管中,观察骨的周围是否有气泡产生。

               ②15分钟后,用镊子取出鱼肋骨并用清水漂洗,观察骨是否变软。

               ③实验结论:骨中含有        ,它使骨具有         的特点。

            • 7.

              西瓜是人们钟爱的夏季消暑水果,但是切好的西瓜容易招引小飞虫,如果蝇。请回答。


              (1)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而导致不能产生种子,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变异。


              (2)围绕西瓜周围飞着的果蝇是属于其发育阶段中的_______阶段。


              (3)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T或t表示),一对灰身果蝇产生的子代果蝇中,既有灰身也有黑身,则这对灰身果蝇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灰身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从(3)的子代果蝇中随机选取一只灰色果蝇和这只果蝇杂交;

              方案二:从(3)的子代果蝇中随机选取一只黑色果蝇和这只果蝇杂交。

              你认为方案______可行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 A、B、C、D 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    描述 D 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 号试管和 2 号试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__能使部分淀粉初步分解.

              (3)    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 B 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

              ②将 C 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 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_中.

            • 9.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1: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目前全球50%以上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汽车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排放温室气体和废气越来越严重.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废气排放系数几乎为零(见表1),发展新能源将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
              表1 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废气排放系数(g/车•km)

              材料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学校学生在一广场周边进行空气采样,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

              ( 1)由于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 能力是有限的.
              (2)根据表1数据,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使用传统燃油, ______ 的排放量明显减少了,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根据表2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______ .
              (4)PM2.5经呼吸道到达肺,通过 ______ 外面缠绕的毛细血管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5)当PM2.5的浓度过高时,我们可以采取何种措施加强自身防护?(请举一例)

            •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_______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