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雪野农博园无土,栽培植物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现代化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部的无机盐(这种营养液称为完全营养液).请回答:
              (1)无土栽培配制营养液时,一般要求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要 ______ 一些,这其中的道理是 ______ .
              (2)无土栽培的植物主要通过 ______ (部位)吸收无机盐的,该部位适于吸收无机盐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 .
              (3)有人将番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营养液中钙离子、镁离子和硅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4)科学研究发现,“镁离子是绿色植物构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而光照是绿色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为验证上述结论,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加以完善.
              组别
              处理方式 光照 ① ______ ② ______
              营养液成分 完全营养液 缺乏镁离子的完全培养液 ③ ______
              可能的实验现象 叶片显绿色 叶片显黄色 ④ ______
            • 2.
              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 3.
              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
              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
              B 自来水 500 13 250 165
              (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
              B 池塘水 500 13 250 --
              C 自来水 500 22~25 250 --
              D 自来水 500 13 250 --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______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______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______
              (3)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些?______试简述理由.______.
            • 4.
              请利用如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实验,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4m2的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蝗虫3组(每组50只),家鸡3组(每组3只).
              (1)提出问题:什么环境中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
              (2)作出假设: ______ .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将3组家鸡和3组绿蝗虫分别放到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上.
              ②每隔2min统计蝗虫剩余的 ______ ,共统计10min,并设计表格,将统计结果填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4)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 .
              (5)结果分析:蝗虫的身体呈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是 ______ 的结果.
              (6)结论: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 5.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第②支试管处理中存在一处错误,请将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2)为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

              (3)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           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          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 6.
              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 ______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______ ;对照组是 ______ .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______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______ .为什么? ______ .
            • 7.
              入春以来,一种叫H7N9新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给我国养禽业带来巨大灾难,而且该病毒能使人致病、致死.各地由于防控措施得力,已控制了H7N9的进一步蔓延.请据此回答:
              (1)经初步研究,H7N9的寄主是家禽、鸟类或人,据此判断,它应属于 ______ 病毒.
              (2)不少地方焚烧或活埋病鸡,此措施属于 ______ .
              (3)H7N9疫苗尚未研究成功.某地现有一批H1N1禽流感疫苗,该地能否用H1N1疫苗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
              请你帮忙完善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如图所示:

              ②在甲组体内注射 ______ ;乙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的活禽提取液,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健康状况.
              [预测结果]
              甲组小白鼠 ______ ,乙组小白鼠 ______ .(填患病或不患病)
              [实验结论]
              H1N1疫苗 ______ 预防H7N9禽流感.其原因是注射H1N1疫苗获得的免疫属 ______ 免疫.
            • 8.
              设计实验,探究你学习的教室在开窗和不开窗两种情况下,空气中细菌的数量.
              提示:
              【1】可采用自然降尘法采菌:打开培养皿,让它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让空气中的细菌自然降尘在培养皿内.
              【2】选择开窗两节课后采样和不开窗两节课后采样.
              (1)你的实验过程是: ______
              (2)你的对照实验是: ______
              (3)你的结论是: ______
              (4)根据你的实验结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 .
            • 9.

              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小莹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小莹探究的是图甲中的     活动,实验变量是       。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中的    活动。

              (3)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4)用碘液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       色。

            • 10.

              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