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2)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试管均置于37°C温水中10分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三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 

              B.②与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①与②对照,变量是唾液
            • 3.

              某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用玻璃棒搅拌后保温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实验结果

              不变蓝

              b

              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2)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b应是__________。

              (3)探究馒头体积对淀粉消化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进行对照。

              (4)玻璃棒模拟的是__________的搅拌作用;将馒头块撕成碎片模拟的是__________的磨碎作用。

            • 4.
              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A、B试管内,搅拌均匀,再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之后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发现A不变蓝、B变蓝,A试管内不变蓝的原因是(  )
              A.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 5.
              糯米是家庭酿酒的主要原料.为什么不采用普通米做酿酒原料呢?小余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小余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取2支试管分别贴上1、2号标签,分别加入普
              通米饭和糯米饭(每份米饭均切成两小块),各实验变量及10分钟后淀粉分解情况见下表
              试管编号 等质量的米饭种类 唾液 振荡后保温 是否搅拌 加入碘液 结果
              1 普通米饭 2毫升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充分搅拌 2滴 不变蓝
              2 糯米饭 变蓝
              (1)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______ 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2)本实验除了采取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外,还采用了哪种实验方法? ______ ;
              (3)通过本实验探究,小余得出了采用糯米酿酒的原因是 ______ ;
              (4)为了让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小余取用不同质量的米饭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1、2 号试管都变蓝,造成两次实验结论不符的可能原因是本次实验中 ______ .
            • 6.

              下列实验中选择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中使用碘液检验淀粉
              B.“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以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 7. 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收获,我们可以找出以下归纳或推断错误的一项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要想让唾液发挥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C.试管内的混合液,如加碘变蓝,则证明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D.馒头富含淀粉遇碘后会变蓝
            • 8.

              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注:使用的淀粉酶为市售的α淀粉酶,最适温度约为60℃)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试管是对照组。

              (2)实验中,各组的试剂用量、保温时间等均保持相同且适宜,这种操作遵循对照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原则。

              (3)滴入碘液(浅棕色)后,A试管呈浅棕色而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C试管中滴加碘液之后,溶液颜色为____________。

            • 9.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富含淀粉的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____,对照实验是________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 我们在进行探究实验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常需要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但有些实验却是例外。下列实验不需要测平均值的是(    )  
              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B.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C.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