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常言道,减肥两条路:“管住嘴,迈开腿”。科学研究也表明,肥胖与缺乏运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有一个叫做“纹状体”的结构,纹状体的特定神经元上的一种叫做D2R结构受损,动物的运动能力就会下降。

              实验一:某科学研究团队选取了20只生长状况一致的实验小鼠分成了两组进行为期18周的实验。在20只实验小鼠中,10只小鼠每天吃的都是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另外10只则每天吃等量的标准鼠粮。经过18周的饲养之后,实验组小鼠平均体重几乎要比对照组小鼠重一倍,运动的距离则下降到只有对照组的70%左右。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下图。经过18周的饲养之后,小鼠的体重上升情况如图甲,从第4周起,实验组小鼠的运动距离开始减少,图乙为实验组小鼠的运动距离占对照组小鼠运动距离的百分比。请回答:


              (1)实验一中的单一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甲和图乙中信息,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研究团队在一些小鼠的纹状体神经元里去掉了D2R,把这些小鼠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正常小鼠,同时喂食实验组和对照组高脂肪的食物数周,实验组和对照组体重变化如下表,并绘制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体重变化如图丙。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实验组

              18.0

              18.9

              19.5

              21.0

              22.0

              24.8

              对照组

              18.0

              19.7

              20.0

              21.9

              23.0

              24.6

              (3)依据数据及图丙中信息,我们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做了上面两个实验后,你认为科学家要想证明D2R受损,动物的运动能力是否会下降,还需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实验研究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A.两组小鼠的运动路径及运动距离

              B.两组小鼠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情况

              C.两组小鼠的体重增加情况

              D.两组小鼠的D2R的受损情况

            • 2. 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 A、B、C、D 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    描述 D 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 号试管和 2 号试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__能使部分淀粉初步分解.

              (3)    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 B 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

              ②将 C 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 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_中.

            • 3.

              生长激素实际上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在小肠中会被分解成氨基酸)。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进行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做如下处理。

              组别

              处理

              实验现象

              A

              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

              增重40%

              B

              不注射

              增重25%

              C

              定期饲喂与A组等量的生长激素

              增重25%

              请回答:

              (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分泌的,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易患_________。

              (2)该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幼鼠的大小、生长状况必须相同,原因是___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___组和B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有_________的作用。

              (4)C组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节约实验材料,有同学建议A、B、C三组各用一只幼鼠即可。你认为这样做可行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

            • 4.

              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实验设计

              1号

              馒头块+唾液(2ml),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2号

              馒头屑+唾液(2ml),搅拌,37℃水浴10分钟

              3号

              馒头屑+清水(2ml),搅拌,37℃水浴10分钟

              ( 1)完成表中各项处理后,在每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出现蓝色变化的试管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无蓝色变化的试管是______,说明淀粉已被唾液中的___________分解成为___,此物质还需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成___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

              ( 3)如果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将4号试管设计成“馒头屑+唾液(2ml),搅拌,10℃水浴10分钟”,你认为应选______号试管与其对照。

            • 5. 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 A、B、C、D 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    描述 D 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 号试管和 2 号试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__能使部分淀粉初步分解.

              (3)    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 B 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

              ②将 C 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 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_中.

            • 6.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形状

              馒头碎屑

              适量

              馒头碎屑

              适量

              馒头块

              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设计2号试管是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因此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作用,则该组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为:1号试管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号试管的淀粉______(选填“是”或“否”)被初步消化了。

              (4)淀粉最终是在_______被彻底消化的。

            • 7.

              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口服是否有效?某学习小组就这一问题利用小白鼠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对象

              实 验 方 法

              测量并记录

              1

              15只体长、体重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

               

               

              饲喂普通食物

              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

              2

              饲喂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

              3

              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

              (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_(甲状腺、垂体)分泌的。

              (2)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的平均值:

                   ①如果第3组的数值最大,第1组和第2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小且基本相等,则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第2组和第3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大且基本相等,第1组的数值最小,则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__而失效。

            • 8.

              猕猴桃原产中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除含有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被誉为“水果之王”。


                                        图1                                                          图2

              (1)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可以预防________病。

              (2)采摘后的猕猴桃仍然是一个鲜活的有机体,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________,释放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另一部分用于________。

              (3)为了研究不同硬度的猕猴桃的贮藏时间,科研人员选取相同品种不同硬度的猕猴桃各1千克放在密闭容器中,分别测定其呼吸强度和释放的热量值。


              ①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呼吸强度________,释放的热量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为了延长猕猴桃的贮存时间,应选择________(“软果”或“硬果”),放置在________℃左右条件下保存。

              ③实验中,选取相同品种的猕猴桃是为了________。

              ④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测定两组猕猴桃________的释放量或热能的释放量来比较呼吸作用的强弱。实际测量时,科研人员往往重复多次,最后计算平均值作为结果,这是为了______。

            • 9.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图是人体对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排出过程示意图,①~③分别代表某种生理过程,A、B表示某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每天摄入的碘,约80%来源于食物,15%来自饮水.这些碘通过图中 ______ (填序号)过程,主要在 ______ (器官)被吸收进入血液.还有约5%的碘来自空气,这些碘通过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过程,经过 ______ 壁和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液.
              (2)进入 ______ 系统的碘,随血液流动迅速分布于全身各处.一部分进入 ______ 中,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3)激素对人体多种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 ______ 作用.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促进 ______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图中的细胞为神经系统的细胞,则物质 ______ (选填“A”或“B”)可以代表甲状腺激素.
              (4)人体每天排出一定量的碘,其中约80%通过泌尿系统清除.血液中的碘首先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______ 作用进入原尿,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
              (5)如果人体摄入碘的量过少,会引发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多种疾病.为了研究碘浓度对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影响,研究者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不同碘浓度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情况
              碘浓度
              (nmol/L)
              1 2 4 7 9 10 30 50 75 100 120 140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ng/mL)
              9.58 16.22 24.50 26.80 37 32.5 26.5 26 24 23 15 9.75
              ①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随着碘浓度的升高逐渐 ______ ,超过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逐渐 ______ .
              ②上述研究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每日膳食中,人们应摄入 ______ 碘,以维持人体正常所需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 10.

              下图中的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淀粉最终消化成可以被吸收的________。

              (2)由图可知,淀粉最终存在[   ]中被彻底消化。

              (3)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情况,做了以下实验: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2mL淀粉糊,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的物质,如图所示。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证明淀粉酶能消化________。

              (4)滴加碘液后,[   ]试管中的物质最可能不变蓝,因为该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分解成了其他物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