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竹常被赋予高雅、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竹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其地下茎上有很多芽,可发育成为竹笋,进而长成新的植株, 所以竹常成片成林出现。


              竹虽常见,但见到它开花的时候却不多。其实竹是有花植物,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每朵花都有3枚雄蕊和1枚隐藏在花朵内的雌蕊,当完成传粉受精后,就能形成种子。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在天气干旱、植物衰老等情况下,竹会通过开花结籽的方式延续后代,而开花后的竹则将枯死。


              北京紫竹院公园是“南竹北移”的典范,公园陆续引进50余种竹,形成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早园竹婀娜多姿,妩媚秀丽,是主要的观赏竹种。但它们容易遭受蚜虫等害虫的危害,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为有效防治病虫害,公园技术人员做了如下调查研究,结果见下表。

              竹林生长环境对蚜虫发生的影响

              地点

              竹林密度(株/m2

              通风条件

              蚜虫数量(个/叶)

              东门内南侧

              5.75

              17.86

              青莲岛南侧

              6.00

              21.33

              青莲岛北侧

              4.00

              8.50

              明月岛东侧

              3.36

              较差

              17.58

              根据调查结果,公园针对性地进行了常规的药物防治,害虫消退率明显提高。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人工助迁了蚜虫的天敌,如瓢虫和草蛉,进行生物防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竹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这是经过长期______,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性特征。在适宜条件下,它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

              (2)文中提到“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由此可推测其传粉需要__作为媒介。花粉从雄蕊的__中散出,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形成种子。

              (3)紫竹院公园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请你就上文中提到的生物,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

              (4)由上表数据可知,在_________________的竹林生长环境下,蚜虫数量最多,最易发生病虫害。结合文中信息,下列哪一项不是预防病虫害的良好方法( )。

              A.尽量加大药物使用 B.控制竹林密度为4.00株/m2 左右   

              C.适量引入害虫的天敌          D.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 2.

              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除西藏外各省市均有分布,尤以东北、华北、西北的桃、梨等果树主产区发生最为普遍,可造成落果严重、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


              虫害在北京每年发生3-4代。第1、2代主要危害梨、桃新梢,第3、4代危害梨果。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缝、根颈处、树冠下浅土层结灰白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蛹期20天。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静止于枝叶杂草中,夜晚活动交尾。卵孵化后幼虫便在果实、新梢上蛀食,注入孔为比果点还小的小黑点。

              近年来梨小食心虫大量田间危害数据表明,害虫发生量和危害程度与降雨或湿度关系非常密切,科学家研究了湿度对梨小食心虫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选取发育期和体重相对一致的雌、雄蛹各100 头,分开放置在两个塑料盒中。待其羽化后,选择当天羽化的雌、雄成虫各15头,在玻璃烧杯中进行单对饲养。每天上午10: 00时统计雌虫的产卵量,直至所有成虫不再产卵为止。未交配的雌蛾的产卵量不予统计。同时记录初次产卵和最终产卵日期及每天成虫死亡数。试验重复3次。


              回答下列问题:

              (1)  梨小食心虫的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__(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梨小食心虫卵孵化后幼虫便在果实、新梢上蛀食,说明这种行为是__________(先天性/学习)行为。

              (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在实验范围内,湿度增加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

              (4)  梨小食心虫的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静止于枝叶杂草中,夜晚活动交尾。这是_________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5)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明确了湿度对害虫繁殖和发生规律的影响,对研究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写出一条在防治方面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黑皮紫肉的“黑美人”马铃薯是由普通马铃薯经过太空处理后培育出的新品种.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马铃薯,同时富含花青素,既宜熟食又可生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产上常用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______ ,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2)马铃薯块茎繁殖多代后容易产生病毒,利用茎尖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脱毒马铃薯的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属于 ______ 技术.
              (3)育种工作者通常利用马铃薯的有性生殖来培育新品种.已知马铃薯紫肉与黄肉是一对相对性状.让基因组成为YY的黄肉品种经太空处理可得到黄肉类型甲,甲自花传粉可以得到紫肉品种,则甲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这说明马铃薯“上天”后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其原因是 ______ .
              (4)类型甲自花传粉产生的后代除有紫肉类型外,还有黄肉类型,请写出后代中黄肉类型的基因组成 ______ .
            • 4. 黑皮紫肉的“黑美人”马铃薯是由普通马铃薯经过太空处理后培育出的新品种.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马铃薯,同时富含花青素,既宜熟食又可生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产上常用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______ ,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2)马铃薯块茎繁殖多代后容易产生病毒,利用茎尖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脱毒马铃薯的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属于 ______ 技术.
              (3)育种工作者通常利用马铃薯的有性生殖来培育新品种.已知马铃薯紫肉与黄肉是一对相对性状.让基因组成为YY的黄肉品种经太空处理可得到黄肉类型甲,甲自花传粉可以得到紫肉品种,则甲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这说明马铃薯“上天”后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其原因是 ______
              (4)类型甲自花传粉产生的后代除有紫肉类型外,还有黄肉类型,请写出后代中黄肉类型的基因组成 ______
            • 5.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血液是一种宝贵资源。但由于血源匾乏、运输和保存等困难,迫使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求有效的血液代用品——人造血液。

              1966年,美国医学博士Clark在进行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了盛有氟碳化合物溶液的容器中,3小时后Clark才察觉这个不速之客,将其捞出,结果本应淹死的老鼠仍还活着。这是什么缘故呢?经过研究,Clark发现氟碳溶液含氧量极高,是水的20倍,比血液含氧量高2倍多。Clark意识到氟碳溶液可能是人造血液的理想材料。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从一只麻醉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白色氟碳乳液,麻醉老鼠不仅苏醒且存活了8小时。

              1978年日本医生内藤良一用全氟碳奈烷和全氟碳三丙胺的混合物做原料,经乳化制得一种氟碳乳液。在经大量动物实验后,给自己身上注入了50 mL,结果没有不良反应。这是人造血液成功运用于临床的第一个创举。1979年,我国也研制成这种氟碳人造血。

              1979年日本医科大学将人造血液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从此人造血液被医学界正式认可。人造血液不受血型限制,且易于运输,无毒无菌。但一般人造血液只有运输氧的单一功能,尚无代替“全血”功能的代用品。

              依据血红蛋白的特性,科学家也在思考可否将血红蛋白直接注入人体发挥作用。但在早期实验中,将游离的血红蛋白注入患者体内,游离的血红蛋白会发生降解且降解速度很快,导致肾脏严重损伤,并且产生自由基,破坏心脏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必须对其进行改良后才能注入体内。目前,经化学修饰后的血红蛋白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血液的功能包括                

              (2)掉入盛有氟碳化合物溶液容器中的老鼠没有被淹死的原因是                 

              (3)从人造血液的功能看,它实质是人血组成中的        的代用品。

              (4)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但游离血红蛋白不能直接注入人体,原因是注入体内后             

              (5)日本医生内藤良一在经大量动物实验后,给自己身上注入了50 mL氟碳乳液,对此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说明理由。                    

            • 6.

              阅读下面的的科普资料:

              (一)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等,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玉米雌雄同株,雄花序为顶大型圆锥花序,雌花序被多数宽大的鞘状苞片所包藏。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二)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危害玉米的一种高发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玉米打苞时玉米螟幼虫集中在上部1―3片叶或雄穗苞内咬食,雄穗抽出时,又蛀入雄穗和上部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出现后,玉米螟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向下转移,到雌穗上危害或蛀入附近茎节,蛀入雌穗上的幼虫可直接咬食嫩粒,易引起霉烂,降低籽粒品质;蛀入茎杆中幼虫,食害髓部破坏组织,使养分和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早枯易折茎倒伏,同时造成雌穗发育不良,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从而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三)使用化学农药控制玉米螟,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还会污染环境;现在推行以蜂治螟,即利用赤眼蜂产卵于玉米螟害虫卵内完成发育,从而消灭害虫的一项技术,既对人、畜、作物安全,对环境无污染,又不伤害瓢虫、蜘蛛和青蛙等天敌,是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措施。

              结合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玉米雌雄同株,它的传粉方式是__________传粉。

              (2)玉米可以作为工业酒精和烧酒的原料,是因为在其种子的__________中富含淀粉,可通过发酵产生酒精。

              (3)早春时节,播种玉米以后,农民通常要覆盖地膜以促进玉米早点发芽,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茎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再加粗,而松树的茎却能不断长粗,其原因是松树的茎中有___________,而玉米的茎中无该结构。

              (5)下图为玉米螟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变态发育,与蝗虫相比,不同之处是玉米螟的在发育过程有[ ]________期。上面三个资料提到的动物中,与玉米螟发育方式相同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以蜂治螟是指利用赤眼蜂控制玉米螟的数量,这种利用农林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__。

            • 7.

              (1)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        产生的          ,通过         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细胞工程是指在              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           ,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

              (3)在细胞核内有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染色体。它是由      组成。

              (4)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         、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                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                   

              (5)遗传病是由           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由          所控制的疾病。

              (6)利用胡萝卜根的组织或细胞繁殖后代的方法属于              。

            • 8.

              媒体报道称:母乳中一种被称为“哈姆雷特”(Hamlet)的化合物,能够避开癌细胞的外层防御,攻击其线粒体和细胞核,使癌细胞衰弱、死亡.这种化合物只攻击癌细胞,而不损伤健康细胞,有望成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请回答问题。

              (1)分泌母乳是哺乳动物哺育幼仔的需要.该类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2)正常细胞癌变后可以不断地______和生长形成肿瘤。

              (3)癌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该结构遭到破坏后,癌细胞就会因为缺乏能量而衰亡。

            • 9.

              地衣的前世今生

              在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中,地衣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生物类群。从“植物学之父”林奈,到“地衣之父”埃里克·阿卡里乌斯,一直认为地衣是一种低等植物。那它们真的是植物吗?人类对地衣的认识,经历了一段颇为曲折的历程。

              1868年,瑞士学者西蒙·施文德纳揭示:地衣是一种复合生命体,由子囊菌与微型藻类结伴相生。子囊菌是真菌的一种,我们平时见到的霉菌就属于这一类。施文德纳用精密的显微镜和灵巧的双手,设法分开了地衣中的一对伙伴,并提出“双生假说”。

              随后两位德国学者更详细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地衣中的单细胞藻类,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营养。而真菌则依靠长长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供给藻类所需,这是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自施文德纳以来150年,生物学家试图在实验室栽培地衣,却徒劳无功。无论如何人为地撮合真菌和藻类,这两个小伙伴始终无法充分再现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结构,看起来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忽略了。

              2011年起,德国地衣专家斯普利比尔和麦卡琴,尝试使用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对地衣进行研究。截止到2016年,这个科研团队收集了45000份地衣样本,利用基因组学方法,对这些地衣样本中的遗传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型地衣”中都能检测到担子菌类基因。担子菌也是真菌的一种,平时见到的各种蘑菇大多都属于担子菌。

              斯普利比尔等研究者借助显微影像学观察到,地衣看上去像是一根油条,一层紧实的外壳包裹着绵软的内芯。藻类嵌在那层厚厚的外壳上,子囊菌的菌丝向内部分支,构筑成海绵状的内芯。那么担子菌在哪里呢?斯普利比尔最终通过给三种生物成分标记上不同的荧光分子,让三者分别呈现出红色,绿色和蓝色,这才让这种三位一体的生命形态得以显现出来。原来担子菌在外壳的最外层,就在另外两个伙伴周围。

              “这个发现打破了双生范式,”牛津大学的萨拉•沃特金森说道,“教科书上关于地衣的定义怕是要改写了。”但沃特金森指出,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团队荟萃了博物学、基因组学、显微影像学等各路专家,这与他们一直以来研究的“共生”可谓交相辉映——研究者们合作研究自然界最亲密的合作关系。


              (1)最新研究表明,地衣是由                                       三种生物构成的特殊生命体。

              (2)在这个特殊生命体中,藻类细胞含有             ,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整个生命体提供有机营养。子囊菌主要负责吸收水和无机盐,在被子植物中执行这种功能的器官是             

              (3)斯普利比尔的研究团队,借助显微影像学呈现出地衣的________,并结合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地衣中第三种生物的存在。

              (4)科学家在探索地衣的组成上不断有新的突破,给你的启示是             

            • 10. 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        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包括生产多种食品和饮料的    技术和以转基因技术等为代表的    技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