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纤维素酶去除植物细胞壁利用了酶的专一性
              C.过酸、过碱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永久失活
              D.加酶洗衣粉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就能发挥最佳的洗涤效果
            • 2.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原理或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酶浓度属于无关变量
              B.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细胞始终是活的
              C.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种群数量,获得的是活菌数目
            • 3. (2016•盐城校级模拟)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实验设计: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量,并记录.
              ③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A液体.
              ④向l号试管内加入l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B液体,向3号试管内加入C液体,并振荡试管.
              (1)A液体为    ,加入B液体的量为    
              (2)对实验设计中的步骤重新排序,使之更为合理:    .(填序号)
              (3)预期的实验结果为    
              (4)除了题中所给条件,还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因素有    
            • 4.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时,不合理的设计是(  )
              A.用具有一定梯度的不同温度处理反应物和酶
              B.选用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作为反应物
              C.各对照实验组的pH保持相同且适宜
              D.可将反应物的剩余量作为该实验的因变量
            • 5.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所致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
              D.若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降
            • 6. 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2表示酶促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2中实线是在图1温度a时的生成量.则当温度增加至2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 7. (2016•中山市校级模拟)如图为酶催化反应效率关系图,A→B代表酶催化效率坐标:0到100%,A→C代表温度坐标:0到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到pH=14的范围,分析不合理的是(  )
              A.GK和HK所代表的某酶的催化效率差异,其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B.KG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EF范围内
              C.JH和HK可以用来体现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不同酸碱溶液环境下的反应特点
              D.某酶因为温度改变从JH偏移为JG,那么在AE和EC之间各有一个温度取值
            • 8.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②虚线可表示增加酶浓度(其它条件不变)后,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适宜条件下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Fe3+的催化效率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比值与时间的关系
            • 9.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
               ①加样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C
               ②加缓冲液(mL)111
               ③加淀粉溶液(mL)111
               ④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1)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 ,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使β淀粉酶失活的目的 .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白粒管颜色显著 红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 10. (2016•新课标Ⅰ)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