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多套相同的实验装置,以探究光照强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时,每套装置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分别记录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右移动距离,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图2曲线(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图1装置中的营养液应含有多种 ______ 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所需。将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红墨水滴向左移动,说明此时幼苗的生命活动消耗了 ______ 。
              (2)光照条件下,装置中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______ 运输到根部。
              (3)图2中,在b点光照强度下,红墨水滴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 ______ 。
              (4)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实现的能量转换是 ______ 。图2中,在c点光照强度下,氧气产生的速度为 ______ 毫米(用单位时间内红墨水移动的距离表示)。
            • 2.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回答:
              (Ⅰ)同学们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测得温室中的氧气浓度如图1所示。
              ①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的开始时间______(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
              ②第10~17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2)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同学们选择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种植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20株番茄幼苗,温室的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1  0.03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研究温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填字母代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A中的番茄幼苗比温室B中的番茄幼苗长得快,说明______是影响幼苗光合作用的因素之一。
              ③温室的塑料棚内出现了大量水珠,为验证其中一部分水来自番茄植株的蒸腾作用,图2是两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合理的是______(填图2装置字母代号)。
            • 3.
              如图甲中字母A、B、C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小莹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图乙中小莹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______ .
              (2)图乙中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中的[ ______ ]生理活动.
              (3)图乙中用碘液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 ______ 色.
            • 4.
              在研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实验是开启生命王国大门钥匙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小箐同学选用金鱼、鱼网、温度计、小鱼缸、冰块、热水等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
              ①将 ______ 确定为要研究的变量,除了该变量,其余的条件都应保持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②至少需将金鱼均等分为 ______ 组进行培养,并分别记录各组中金鱼 ______ 每分钟开闭的次数.
              (2)小箐同学取一片蚕豆叶永久切片标本,放在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经规范操作后,顺利地找到了清晰的物像.他兴奋的将显微镜轻轻的挪动给同组其他同学看,但其他同学观察到的视野内却很暗,看不清图象.若要想重新看到清晰的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调节 ______ (填“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 5.
              把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后,分别移入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中.用黑色袋子将A装置罩住,再将A、B两装置移入太阳光下照射3-4小时(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盆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 ______ .
              (2)照射3-4小时后观察,A、B两密闭玻璃壁上都有水珠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3)取A、B两装置中的盆栽植物叶片各一片,用酒精隔水加热,清洗后,滴加几滴碘液观察,发现B装置中取出的叶片显现蓝紫色,而A装置叶片颜色无变化,由此可见B装置的叶片形成了 ______ ,同时也验证了植物光合作用只有在 ______ 下才能完成.
              (4)设置A、B两装置的目的是 ______ .
              (5)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变量是 ______ ,而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是为了保证 ______ .
              (6)在这一实验过程中,B装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来源于 ______ ,B装置为A、B两装置内的植物呼吸作用提供 ______ .
            • 6.
              如表是某班学生对影响种子萌发外部因素的探究方案,将40粒子种子分成A、B、C、D四组,每组10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外界条件
              组别
              空气 水分 温度
              A组种子 充足 潮湿 适宜
              B组种子 充足 潮湿 放在冰箱
              C组种子 水淹 水淹 适宜
              D组种子 充足 干燥 适宜
              (1)如表设计有 ______ 组对照实验,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 ______ .其中A、B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2)如果A组只有7粒种子萌发,造成3粒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3)如果每组的种子数量改成一粒,行不行? ______ .为什么? ______ .
            • 7.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第②支试管处理中存在一处错误,请将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______ .
              (2)为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的作用,选用 ______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
              (3)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 ______ 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______ .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答案写出一种即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