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 2.
              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起到消化食物中淀粉的作用,据此请预测实验①和②结果(  )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淀粉液+唾液 37℃ 10min
              淀粉液+清水 37℃ 10min
              A.都变蓝
              B.都不变蓝
              C.①变蓝,②不变蓝
              D.①不变蓝,②变蓝
            • 3.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唾液消化作用的系列试验,下列关于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1、2号试管内的浆糊是用淀粉加水煮沸后制成的
              B. 1号试管内滴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滴入的是2ml唾液 

              C. 表示将两个试管放在相当于人体体温的37℃的温水中保持约10分钟
              D. 表示向1、2号试管都加入碘液,1号试管内溶液不变蓝,2号试管内溶液变蓝
            • 4.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在这2支试管中各加入浆糊(淀粉糊)2 mL,再向1试管中加2 mL清水,向2试管中加2 mL唾液,再向2支试管中滴入1滴碘液:本实验的变量是 _____。在本实验 ________是对照组。两组加的清水或唾液都是2 mL,这是因为要遵循 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还应注意的问题:将两试管混合物充分振荡后放入37℃的温水中,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5—10分钟后,分别向两个试管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试管______,不变蓝的是试管是_____,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如图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过程,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观察唾液对 ______ 的消化作用,这物质主要在 ______ 器官消化.
              (2)把这三个试管都放在37℃的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向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摇匀,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填“变蓝”或“不变蓝”),其原因是馒头内的某物质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成 ______ .
              (3)馒头中的这种物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 ______ ,馒头中的这种物质与 ______ 和 ______ 都能为人提供能量.
              (4)此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 ______ 分泌的唾液、牙齿的 ______ 和 ______ 的搅拌都有关系.
            • 6.
              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加入的物质 处理温度 处理时间 滴加碘液检验 实验现象
              淀粉糊2毫升+清水2毫升 37℃ 10min 2滴,摇匀 ______
              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 37℃ 10min 2滴,摇匀 ______
              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 0℃ 10min 2滴,摇匀 ______
              (1)如果把试管①和试管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2)预测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试管①变蓝;试管② ______ ,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3)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③号试管.要证明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有影响作用,应选用 ______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从实验可知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最终还要在 ______ (消化道哪一部位)内被彻底消化,经 ______ 吸收进入血液.
            • 7.
              蓝蓝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
              ②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
              请回答: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若l号试管加入的清水是2毫升,则2号试管中加入的唾液是 ______ 毫升.步骤③中,将两支试管放置在37℃的温水中,是为了模拟 ______ 的温度.
              (2)浆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l号试管 ______ ,2号试管 ______ .该实验结果表明: ______ .
              (3)若实验过程中,蓝蓝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里,接着才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 ______ (变蓝或不变蓝),因为浆糊温度高, ______ 被破坏,淀粉没有被分解.
            • 8.

              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刘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

              ②在甲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在乙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③将甲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烧杯中,15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并回答:

               (1)刘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他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中设计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设计的对照组

              是___________试管。

               (4)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没有变蓝。

            • 9.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 10.
              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蒸馏水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在4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1号试管内溶液褪色
              B.2号试管内溶液无色
              C.3号试管内溶液变蓝
              D.4号试管内溶液无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