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自然界中,生物只有不断适应环境才能得以生存、发展.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是(  )
              A.森林能够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下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 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共有_____条食物链,其中,兔和鼠是_______关系。

              (2)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_。

              (3)没有在食物网中展示出来的是_______。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

            • 3.

              某兴趣小组发现,农田里的害虫绝大多数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于是他们就保护色形成的原因展开探究,得到了以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小纸片颜色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绿

              22

              3

              15

              3

              15

              2

              10

              2

              22

              3

              15

              3

              15

              1

              5

              0

              20

              4

              20

              2

              10

              0

              0

              0

              18

              4

              20

              3

              15

              3

              15

              2

              18

              6

              30

              9

              45

              14

              70

              16

              (1)从数据可以推测,该小组实验所用背景纸是_____ 色。

              (2)该兴趣小组在实验中用不同颜色的纸片模拟的是______ ;统计数据时为幸存者补充同色的纸片,模拟的是___________。

              (3)从保护色形成过程可以看出生物进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4)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和环境相适应的如: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适应在水中呼吸;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水分散失,适应在陆地生活……,请你再列举两例生物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例子。

              (5)学好初中生物能为我们生产生活服务。请你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为农民推荐两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灭杀害虫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控制农田害虫数量。

            • 4.

              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和叶被称为营养器官

              C.人体的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消化器官   

              D.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体积无限的增大
            • 5.

              “青山绿水”与“穷山恶水”两个词反映了下列哪项因素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A.山石 
              B.水分 
              C.森林 
              D.土壤
            • 6.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葵花朵朵向太阳属于反射              
              B. 婴幼儿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                           
              C. 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D. 钙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 7.
              下列哪一种现象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家鸽用翼飞行
              B.蝉的保护色
              C.鱼用鳃呼吸
              D.猫捉老鼠
            • 8.

              (6分)如图中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2)图一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应包括________.

              (3)该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从进化地位看,最高等的是________(填1种即可).

              (4)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其中_______的细胞结构与生物体结构层次与其它生物明显不同。

            • 9.

              基础概念你真棒

              (1)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          的科学。

              (2)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       的总和。

              (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           的因素。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        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      叫做生态系统。

              (5)请完成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

            • 10. 请据图填空:([________]内填写英文代码,“________”上填写文字)

              (1)请对以上生物进行分类:属于动物界的是[________];属于植物界的是[________]。

              (2)有口无肛门的是[________]。

              (3)用肺呼吸,且生殖和发育脱离水限制的动物有[________]。

              (4)体表有外骨骼的是[________]。

              (5)B和E属于________植物,但它们的本质区别是种子的外面是否有________包被。

              (6)图中与蝙蝠属同一纲的是[________],图中与苍蝇,蚊子属同一纲的是[________]。

              (7)图中[________]所在的类群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

              (8)图中学习行为最复杂的动物是[________]。

              (9)图中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可能意味着一个________库的消失。

              (10)据以上分析,请你帮苗苗完成下列分类图: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⑩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