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运用呼吸运动的原理给溺水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分钟的次数应为(  )
              A.应快速进行,次数越多越好
              B.应与正常呼吸频率相当,每分钟15~20次
              C.应缓慢而充分地进行,大约10次即可
              D.应保证30次以上
            • 2. 如图所示,①→⑥表示人体的某个器官,A→E表示人体内的某项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外界空气经A过程进入①是通过    实现的,B过程则是通过    实现的;氧气随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2)我们在对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这是为了保持    的通畅.
              (3)C过程所需的消化液由    分泌;E过程叫做    ,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4)③内的血液中比②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主要与    作用有关,若发现⑤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    发生了病变.
            • 3.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5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成功从黄花嵩中提取青嵩素,青嵩素对疟疾抑制率达100%,已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疟疾是由疟原虫(一种单细胞动物)引起的,通过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传染.预防疟疾的措施常有接种疫苗、防蚊驱蚊等.
              资料二:今年4月13日21时55分,缅甸发生7.2级地震,西藏林芝市、日喀则市、拉萨市、山南地区等地震感强烈.地震发生后,政府迅速派出救援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    
              (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资源一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    
              (3)接种疫苗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    ,这种免疫措施属于    免疫.
              (4)如图为医护人员对地震中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抢救,用到的抢救方法是进行    和人工呼吸,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以使病人尽快恢复心跳和呼吸.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B.人工呼吸的频率是60-100次/分
              C.脂肪的热价是38.91千焦/克
              D.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 5. 下列关于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A.为预防流行性感冒,每天服用抗生素
              B.在使用药品之前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C.遇到有人晕倒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D.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 6. 遇到溺水后呼吸、心跳都停止的病人,下列不正确的做法是
              A.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B.人工呼吸的频率大约为60次/分
              C.做人工呼吸前要清除口鼻内污物
              D.及时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抢救
            • 7. 呼吸停止,必须立即实施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技术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 8. (16分)人体的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图甲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乙是人体部分代谢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A]与[B]、[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___(填数字),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________。若某人患有肠炎,医务人员将药物注射到病人的上肢静脉中,则药物到达病灶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用腔室字母、血管数字和箭头排序)。
              (2)在图乙中进行过程①和②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过程③和④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此过程通过________实现,人体内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蛋白质,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

              (4)我们在对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这是为了保持________的通畅。

              (5)若某人患有糖尿病,餐后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如图所示的________。针对张大爷的病情,医生建议他注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它是一种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会被______________消化(填消化液)最终变成________,从而失去疗效。

                                                               

              (6)平时某人的手偶然碰到刺会立即缩回,而注射时虽感疼痛手却不缩回。请写出碰到刺立即缩回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从神经调节方式看,后者属于________反射。注射时感到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____。

              (7)若针刺后,发现不时有血液渗出,说明血液中的________功能可能异常。

            • 9. 呼吸停止,必须立即实施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技术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 10. 35、当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需要对患者进行_________。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