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问题: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蒸馏水

               

               

               

               

               

               

              1.4 g

              2.1 g

              0.2 g

              10.0 g

              1.0 g

              定容至1000 mL

               

               

               

               

               

               


              (1)该种培养基可用来培养 ________的细菌。从用途看,这种培养基称为_______培养基。

              (2)如果要通过统计培养基中的菌落数来估算样品中的细菌数,则在上述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作为凝固剂,接种时应采用法才能达到目的。这种方法统计到的是样品中_______的数目,除了这种方法,还有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在用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培养得到的平板中,为保证统计的数目结果较为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

              (3)某同学从土壤中分离出目的细菌以后,若要对其作进一步的鉴定,可在上述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指示剂,培养该菌后,如果指示剂变_______,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 2.

              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土壤中具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此类细菌能产生脲酶,该酶能将尿素分解成                  

              (2)为从富含尿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KH2PO4

              NaH2PO4

              MgSO4·7H2O

              葡萄糖

              琼脂

              尿素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                    

              (3)如分别取0.1mL已稀释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四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产生脲酶的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61、

              155、158、370,则每升原水样中该细菌数为                 

              (4)纯化细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一般用         法灭菌,               (填“可”或“不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杂菌感染。

              (5)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某样本的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6)尿素分解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填“石蜡”“蒸馏水”或“甘油”)。

            • 3. 下列是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25℃恒温培养24-48小时
              D.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 4.

              23.如图表示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_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在_________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的花蕾,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在花粉的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

              (4)图中的B过程需要_____,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5)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细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判断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染料,培养几种细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判断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 5. 下列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及导致的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葡萄汁发酵产酒过程中每天定时通气导致酒精浓度偏低
              B.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结果会偏高
              C.涂布平板操作中涂布器未冷却就进行涂布会导致菌落偏少
              D.在低温条件下研究果胶酶的最适pH,测得的最适pH会偏低
            • 6.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
              A.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B.培养基中缺乏酚红指示剂作细菌的营养
              C.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
              D.如指示剂变蓝就能准确认定该菌能分解尿素
            • 7.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
              A.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
              B.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C.作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若试剂变蓝则说明该菌能分解尿素
            • 8. (13分)同学们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 g

              尿素

              10 g

              琼脂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细菌合成的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________,pH升高,使指示剂变为红色。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 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5)关于下图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__。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提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 9. (10分).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1) 下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 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若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应除去上述        成分,并加入       物质,以补充       源。若用于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加入            物质,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          染料,将呈            反应。

              (3) 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只有一位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指出另两位同学的统计为什么不正确?

                                                                                                                                                      

            • 10. 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
              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B.分解尿素的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C.分解尿素的细菌、霉菌、放线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