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__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
              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______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__,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④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______(细胞名称).
            • 2.

              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乳酸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人适量的_______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据图分析,这里的n=___________。

              (3)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等量且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 _________℃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__________________都倒置于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 3. 为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X、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X的细菌(目的菌).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出该细菌的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分离纯化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记录项目: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

              菌落编号

              1

              2

              3

              48小时

              1.6

              2.8

              3.0

              72小时

              2.2

              1.2

              5.0

              96小时

              2.3

              1.2

              4.2

              (1)培养基中的有机化合物X主要为目的菌提供 ___________等营养要素.从土壤中富集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时,应选用 ______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图中②、③过程接种的方法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倒平板前,应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灭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 ______ 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除标注外,每空0.5分。共4分)苹果干腐病是一种名为茶藤子葡萄座腔菌真菌引起的疾病,病菌通常由枝条伤口入侵感染,在伤口处形成溃疡。某中学的科研小组计划分离出该真菌,并进行药物防治实验,为苹果干腐病的防治提供合理的建议。经过查阅资料,确定了分离时所用的PDA培养基配方,如表所示:
              物质马铃薯葡萄糖自来水氯霉素
              含量200g20g1000mL0.3g
              该真菌在上述PDA培养基上生长时有特定的形态特征:辐射状白色匍匐菌丝,绒毛状。
              (1)要获得菌落,则上表中还应添加的成分是 ______ 。氯霉素的作用是 ______ (1分) 。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 ______ 、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 ______ ,以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2)用剪刀从染病枝条溃疡处剪取1×1cm2的患病组织,并用0.1%的升汞进行消毒,置于培养基中心,在合适条件下进行培养,共培养五组。待菌落形态特征稳定后,用 ______ 法将该致病菌分别转移至含有等量0.5%苦水碱剂、40%福美砷、清水的上述PDA培养基中进行抗药性实验,并每隔24h记录一次最后划线区域的菌落数目。
              ①选取 ______ 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的菌落数目。
              ②记录结果如下:
              小组0.5%苦水碱剂40%福美砷清水
              菌落数目2817
              从结果分析可知, ______ 能很好的抑制该真菌的生长,适合防治苹果干腐病。

            • 5. 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之一。研究发现有些细菌能产生促进小球藻生长的物质,也能分解小球藻产生的自身抑制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小球藻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3种细菌(X1、X2、X3)分别与小球藻混合培养,以筛选出对小球藻生长、油脂积累有利的共生菌。图1、2表示有关实验结果,其中A1〜A3代表等量小球藻分别与细菌X1〜X3的混合培养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藻菌共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及适宜温度和______等环境条件。此过程中,小球藻可为细菌的生长、增殖提供______。
              (2)图1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3)在对小球藻进行直接计数时,通常采用______的方法。计数时取小球藻培养液并稀释4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中方格面积:mm2)进行计数,得到平均每个中方格中小球藻数量为25个。已知每个小球藻细胞干重约10-12g,则每升样品液中小球藻干重为______g。
              (4)根据实验结果,应选择______作为最佳共生菌。在利用这种菌种进行连续生产时,某同学认为藻密度应控制在培养至第6天时对应的藻密度,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 6. 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_____。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______作为凝固剂,应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
              (3)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宜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
              ①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不同温度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和______,并在______℃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酶活性残留率。
              ②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依据是______。
            • 7.
              大肠杆菌有许多菌株,野生型菌株在普通培养基中就能成活,菌株A:met- bio-thr+ leu+thi+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甲硫氨酸、生物素,菌株B:met+bio+ thr-leu- thi-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苏氨酸、亮氨酸和硫胺.科学家Lederberg和Tatum曾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菌株 A 和 B混合培养几小时后,把大肠杆菌洗涤后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上,发现长出了若干野生型菌落,对此实验现象可作出如下假设:
              ①不同大肠杆菌间遗传物质发生重组.
              ② ______ .
              (2)为了探究上述假设①,有人设计了一种U型管(如图2),中间用过滤器隔开,大肠杆菌不能通过,但培养液和营养物质可通过,实验如下.请补充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①在U型管中加入 ______ ;
              ②U型管两端各加入菌株A、菌株B,培养几小时;
              ③将U 型管两端的大肠杆菌各自取出洗涤后涂布在 ______ 上,观察有无菌落.
              实验结果: ______ .
              实验结论:菌株A与菌株B之间遗传物质发生重组.
              (3)现有1升水样,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转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至103倍.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31、34、3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______ .该数据理论上比细菌实际数目 ______ .
              (4)该实验中需要灭菌的是 ______ .(至少写3个)
            • 8.
              下表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成分列表,据此回答:
              成分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H2O
              含量 0.5g 1g 0.5g 100mL
              (1)蛋白胨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______ .
              (2)要用此材料配制观察细菌菌落状况的培养基,还需添加的成分是 ______ .
              (3)表中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 ______ .
              (4)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 ______ .
              (5)从配制培养基到培养完成,所采用的防止杂菌污染的具体操作事项有 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6)如果是用试管培养微生物,在培养基凝固前要搁置斜面,其目的是 ______ .将其放入 ______ ℃冰箱里保藏,但这种方法的保存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需要放在 ______ ℃的冷冻箱中保存.
            • 9.
              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需要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混入.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培养基能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营养.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 ______ ;另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______ 、 ______ 的要求.
              (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 ______ .
              (3)对分离的微生物作进一步的鉴定,例如在以 ______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 ,可用来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在以 ______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 染料,可用来鉴定纤维素分解菌.
              (4)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用于筛选耐盐(或NaCL)细菌,这种培养基称为 ______ .
              (5)在调査湖水中细菌污染情况实验中,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货于37℃恒温箱中培养.要使改实验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面板上接种 ______ 作为对照.
            • 10.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1g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mL.
              (1)按物理性质分,此培养基属于 ______ .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______ 这种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______ 和 ______ ,实验需要振荡原因是 ______ .
              (4)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可采用 ______ 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在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 ______ ,需要消毒的是 ______ .(填序号)
              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______ (填序号).
              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