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 )

              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C.在东非大裂谷一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 2.

              探究

              小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时,小明以第(1)种处理方式作为实验组,其对照组为第__________种处理方式。

                  (2)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时,小明应选择第________种处理方式作为对照组。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度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可推断出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在制定这次探究活动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4)种处理,就是将馒头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4)种处理________必要。(填“有”或“不”)

            • 3.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 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交通警察部门近几年不断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神智不清、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一中的序号)

              (2)  “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是“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闯红灯”的活动属于 反射。

              (3)  某人在酒驾的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二中的_______(填图二中的序号);此时被针刺的感觉是在人体什么部位中产生的? ______

              (4)  人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是不同的人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某人设计了以下方法来测量两个同学的反应快慢。


              A.如图所示,易川用手拈着一把长30cm的直尺


              B.当易川松开直尺时,孙悟立即用手指抓住直尺,然后记下直尺上的刻度。

              C.重复上述步骤5次,记录平均值(a)

              D.两人互换,孙悟松开直尺,易川抓。重复上述步骤5次,记录平均值(b)。

              ①当同学松开直尺时,你立即用手指抓住直尺,你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在答题卡方框内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实验数据。

              (5)  过量饮酒有害于神经系统的健康,而科学用脑,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健康,并能延缓神经  系统的衰老。关于科学用脑,你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1 点即可)。

            • 4.

              为观察一朵花子房里的胚珠,应

              A.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
              B.用手将子房掰开,再观察里面的胚珠
              C.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D.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 5.

              某实验小组做了“唾液对馒头碎屑是否有消化作用”的探究实验,该小组实验情况如表,请你依据下表分析实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加入的物质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1号试管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后放入37℃的水中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试管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后放入37℃的水中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了 ___  ___ 的功能,充分搅拌是模拟了 _______ 的功能。

              (2)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温水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本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唾液对馒头碎屑有消化作用吗?

              (4)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号试管与2号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童是_________。

              (6)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2号试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7)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蚕豆种子,已知蚕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时的实验组是编号为__________的种子。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每组__________________,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4)下特大暴雨,一些播种了的大片旱地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了,导致种子无法萌发,该实验装置中,编号为_________的种子所处的条件与此相当。

              (5)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还需满足自身条件且不在_________的条件。

            • 7.

              小明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下4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10分钟,取出冷却后,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要得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比较哪两支试管(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 8.

              绿茶多酚是铁观音茶叶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成分,为探究绿茶多酚是否对酒精性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将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实验处理的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处理

              小鼠体重(g)平均值

              肝重/体重(%)

              A

              正常饮食+蒸馏水

              43.24

              4.81

              B

              正常饮食+56°白酒0.5mL/天

              30.82

              6.00

              C

              正常饮食+56°白酒0.5mL/天+绿茶多酚溶液0.5L

              38.49

              5.25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其分泌的_________参与脂肪的消化。

              (2)实验中将30只小鼠随机分3组,每组10只,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A与B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4)本实验中,B组与C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酒精可导致小鼠体重____________,肝脏肿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

              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发生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鹅颈烧瓶放入培养液后要进行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此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斯德将烧瓶的瓶颈设计成“S”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打断瓶颈,培养液中很快就长满了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打断瓶颈,而是不断的摇动鹅颈烧瓶,则烧瓶内会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打断瓶颈)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小光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几种处理(处理1模拟了口腔中牙齿、舌、唾液的作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 37 ℃ 温水中

              2

              馒头碎屑

              0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 37 ℃ 温水中

              3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 37 ℃ 温水中

              4

              馒头块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 37 ℃ 温水中

              (1)上述实验中,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2)处理1与2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的作用。
              (3)5~10分后取出1、2、4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
              (4)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________、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