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

              材料五:后来有人重复了萨克斯的实验,发现有时候小白鼠依旧死亡,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分析后,发现植物只有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今,依据碘能使_______的特性,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需要对叶

              片隔水加热,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漂洗后的叶片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如果不对叶片进行隔水加热,直接用碘处理叶片,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后人的实验证明,萨克斯在实验过程中忽略了光照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影响,请你写出完整的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按照下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并将实验装置放置于黑暗处一昼夜;②将整个实验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③打开阀门K,挤压黑色塑料袋将气体通入甲试管进行检测;④取下叶片A、B,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至叶片呈黄白色;⑤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中将实验装置放置于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本实验设置透明塑料袋和黑色塑料袋起到_______作用,该实验变量为______。

              (3)如果步骤②结束后,干燥透明的塑料袋上有水珠出现,原因是____________,

              (4)步骤③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这一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活细胞的_______内。

              (5)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6) 步骤⑤后,变蓝的叶片是__________(A或B),这个现象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

              (7)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得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公式 _______________

            • 3. 某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______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_____的小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去除叶片含有的叶绿素。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_。

              (5)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_______作用。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____________含量。

            • 4.

              玉米是原产于南美的一种粮食作物,现在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下图表示一粒玉米萌发成幼苗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其传粉方式为________;每粒玉米都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玉米幼苗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将30粒经过清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

              组别

              1组

              2组

              3组

              处理方式

              将胚乳全部切掉

              将胚乳切掉一半

              不做处理

              几天后,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纤弱,第3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健壮。这说明________。

              (3)图1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了________。

              (4)将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烧杯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再将烧杯放入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如图2所示。

              ①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散失到了体外。

              ②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到瓶口,观察到卫生香复燃,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③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该装置置于________环境中。

            • 5.

              某校生物研究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

              玉米苗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0.06%

              土壤浸出液

              0.03%

              土壤浸出液

              0.06%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填“原料”或“产物”)。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_______。

              (4)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玉米苗体内的___________增多了。

              (5)本实验设计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现代化温室蔬菜实验基地,要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和质量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丁、戊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

              组别

              温度(单位:℃)

              23

              24

              25

              26

              27

              暗处理1小时后质量的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光照后1小时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1)分析表中数据,暗处理后的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减轻了,减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不同,五组蔬菜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蔬菜光照1小时后,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增加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___。

              (3)依据实验结果,要提高温室内该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应如何调节温室内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玉米是原产于南美的一种粮食作物,现在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下图表示一粒玉米萌发成幼苗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其传粉方式为________;每粒玉米都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玉米幼苗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将30粒经过清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

              几天后,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纤弱,第3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健壮。这说明________。

              (3)图1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了________。

              (4)将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烧杯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再将烧杯放入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如图2所示。

              ①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散失到了体外。

              ②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到瓶口,观察到卫生香复燃,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③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该装置置于________环境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