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耳(能量单位)的热量。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______为主。
              (2)从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
              (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______,燃烧留下的灰烬是______。
              (4)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的误差,应该设置______。
              (5)实验中,①应该为______克,因为______。
            • 2.

              绿茶多酚是铁观音茶叶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成分,为探究绿茶多酚是否对酒精性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将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实验处理的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处理

              小鼠体重(g)平均值

              肝重/体重(%)

              A

              正常饮食+蒸馏水

              43.24

              4.81

              B

              正常饮食+56°白酒0.5mL/天

              30.82

              6.00

              C

              正常饮食+56°白酒0.5mL/天+绿茶多酚溶液0.5L

              38.49

              5.25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其分泌的_________参与脂肪的消化。

              (2)实验中将30只小鼠随机分3组,每组10只,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A与B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4)本实验中,B组与C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酒精可导致小鼠体重____________,肝脏肿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发生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鹅颈烧瓶放入培养液后要进行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此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斯德将烧瓶的瓶颈设计成“S”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打断瓶颈,培养液中很快就长满了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打断瓶颈,而是不断的摇动鹅颈烧瓶,则烧瓶内会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打断瓶颈)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1)实验中将馒头切碎,模拟了            ,加入碘液后能够变蓝的试管是            。除口腔外,淀粉的消化还可以在人体的         内进行。

              (2)若1和2为一组,实验变量是           ,结合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3)若1和3为一组,得出馒头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有密切的关系。综合实验信息,你得出本实验的结论是:                    

            • 5.

              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1)若以1和2为一组,则实验变量为___  _____,对照组是____  ______

              (2)加入碘液后全部变成蓝色的是_____号试管,淀粉被彻底分解的是______号试管,除口腔外,淀粉的消化分解还可在人体的_______内进行。

            • 6.

              人体胃肠道中栖息着数百万亿的微生物菌群,它们形成的微生态与机体健康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进入胃里后,胃不停地蠕动,胃壁上的胃腺同时分泌大量的________,其中含有消化酶,可以使食糜中的________在胃中被初步分解。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幽门螺杆菌主要“定居”在胃粘膜表面,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

              (2)为研究乳酸菌Z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实验小鼠均分为四组,按下表所示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四组小鼠胃粘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处理

              1组

              2组

              3组

              4组

              灌胃乳酸菌Z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杆菌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①第________(填组号)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综合第3组与第________(填组号)组结果,说明乳酸菌Z不仅不会引起炎症反应,还能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起到________作用。

              (3)研究者还发现,第3组小鼠胃内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也显著高于第2组,推测可能是由于乳酸菌Z灌胃后,有利于维持胃内各种菌群的微生态________,降低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会。

              (4)有些人爱吃生冷食物,有些人常常暴饮暴食,这些也会引起胃肠道内________生存环境的改变,从而改变各种菌群的微生态,引发胃肠道疾病。爱护身体,就要从减少类似的不良生活习惯做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