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昆虫的两种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交尾后,精子和卵细胞在雌虫体内结合成[A] ______ ,[B]表示的发育阶段叫做 ______ .
              (2)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图 ______ 所示的类型,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图 ______ 所示的类型
              (3)甲乙有共同的特征: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所以他们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______ .
            • 2.

              生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1)水螅身体呈     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食和防御。

              (2)鲫鱼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

              (3)蛔虫营寄生生活,体表的     有保护作用。

              (4)李同学画蝗虫(下图),根据昆虫的特征,图中的错误有:     (填序号)。


               ①身体分部  ②足着生位置  ③翅着生位置  ④足的数量  ⑤翅的数量

            •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传染病,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是由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遭受着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是1.98亿,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是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儿童.

                    资料二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40%的世界人口处于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恶性疟疾原虫也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1)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和草履虫一样,都是单细胞动物,在结构上与细菌等原核生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传播疟疾的疟蚊属于节肢类动物,该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

               (2)在资料二中,如果“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后,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体内将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_________,从而获得对疟疾的免疫能力.在治疗疟疾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是_________的结果.

            • 4.

              (1) 化学进化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               通过                 途径演变为原始生命的过程。

              (2).                   是自然选择的途径,生物的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         的差异程度和         的远近。

              (4).  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          创立了          

              (5).  原生生物界主要有单细胞的                      等类群。。

              (6).  种子植物都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①体内有___________和木质部;②产生并利用____________进行繁殖。

              (7).  我国被誉为“___________的故乡”,有许多珍稀的种类,如___________等。

              (8).          是唯一能飞的节肢动物动物。动物中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中和陆地上均可能生活,用肺和皮肤呼吸的动物类群是         

              (9).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           及其           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10).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1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的生物与          、     之间和生物与    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12). 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一类是             ,另一类是            

            • 5. 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他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每空一分,共11分)

              (1)夏天在海水中游泳时,常会遇到水母,海蜇等腔肠动物,它们在身体结构等方面与淡水中的水螅相似,体现在身体呈___________。

              (2)雨后,有时可以见到蚯蚓在地面上爬行,区分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________,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是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4) “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鲍鱼”、“娃娃鱼”名称中都有“鱼”字.其中属于鱼______________.如果请你把上述动物分成两类.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细菌和其他生物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食品保存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菌类的生存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动植物体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