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104、105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 2.

              I.如表所示配方的培养基可筛选某种细菌,该细菌可以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进而形成菌落.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lg

              MgS04•7H2O

              0.2g

              葡萄糖

              10.0g

              尿素

              1.0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1)该培养基可筛选的细菌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如果从土壤中获取的样本含该细菌的数量较少,需要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扩大培养,请判断能否用表格中的培养基来扩大培养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对该细菌进行计数,则应用______法接种.为了确定该细菌确实属于所要分离的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指示剂。另一种接种细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该方法在操作时,每一次划线前都要进行灼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步骤是______。为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技术进行扩增,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将植物体细胞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得到______,再将目的基因导入其中,最后通过______ 技术培养可得到相应的转基因幼苗。

              (3)对大多数高等植物而言,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相比,叶绿体转基因更稳定,其遗传方式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不会随______(填“花粉”或“卵细胞”)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母本的遗传特性。

              (4)来自原核生物中有重要价值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和修饰就可在叶绿体中高效表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①操作时,倒好平板后应立即将其倒置,防止水蒸气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

              B.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应先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放入试管中蘸取菌液

              C.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可根据出现的单个菌落计数

              D.步骤④是将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都是X细菌的菌落
            • 4.
              为获得果胶酶高产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分离、筛选、鉴定工作.
              (1)为分离果胶酶产生菌,科研人员配制了下表所示成分的培养基,该表空白处的两种成分是 ______ .制备的培养基常用 ______ 法进行灭菌.
              K2HPO4 MgSO4 NaNO3 FeSO4 琼脂
              0.1g 0.5g 3g 0.01g 2g 15g 加至1L
              (2)科研人员将采集的果园土壤放入无菌水中,震荡混匀,制成悬液.为获得较均匀分布的单菌落,还需要将悬液进行 ______ ,用 ______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的培养基 ______ 状态放入培养箱.
              (3)选择单菌落数目适宜的培养基,加入一定浓度的刚果红溶液(果胶与刚果红结合后显红色),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基表面的刚果红溶液,观察并比较菌落和 ______ 直径的比值,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
              (4)将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后,从培养液的 ______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获得粗提的果胶酶.将一定量的粗提果胶酶与适量果胶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值来测定酶活性.进行吸光值测定时,需将 ______ 与等量果胶溶液混合,作为实验的对照.
            • 5.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PCR的反应过程包括 ______ 三步.整个PCR反应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前者由PCR仪自动控制,后者需靠 ______ 来维持.
              (2)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______ 和 ______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基本成分是 ______ 和 ______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3)某同学尝试微生物接种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______ .
            • 6.

              ,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
              B.此培养基是天然鉴别培养基
              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D.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
            • 7.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培养皿 ③显微镜 ④无菌水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下图)。 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       有关。 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号)。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是                         

            • 8.
              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A.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 9.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嗜热菌样品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______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法.
              (2)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配制时仅以 ______ 作为唯一碳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应加入 ______ 作为凝固剂.
              (3)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 ______ 法灭菌.
              (4)培养一段时间后,应从Ⅰ号培养基上挑出 ______ 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上.
            • 10.

              生物技术实践]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原理是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3)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                 (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①取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5)以上表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指示剂酚红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得出该实验结论的理由是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