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________。

              (3)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________。

              (4)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________。

              (5)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________。

              (6)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________。

              (7)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________的过程称为受精。

              (8)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

              (9)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________。

            • 2.

              生物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获得了生物学基本知识,具有了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了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1)回忆实验课情景,你认为在实验中应具备哪些科学态度?你掌握了哪些实验探究方法?(至少两条2分)

              (2)学习了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后,你形成了哪些生物学基本观点?(至少三条3分)


              (3)“鱼儿离不开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能很好地体现上述某些生物学基本观点,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它们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 3.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装置设置成除有光和无光两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________。
            • 4.

              为探究种子萌发丁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表,请回答:

              装 置

              场 所

              黑暗中

              黑暗中

              日光下

              日光下

              温 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 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 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

              23

              0

              24

              0

              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水分和______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______,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根据实验甲和______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 5. 完成实验: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现提供4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两个玻璃缸、水草、清水、不含任何激素的食物、甲状腺活性物质等材料.请你完成以下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1)实验变量: ______
              (2)实验设计:
              ①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A和B,各放入20只蝌蚪、适量清水、少量水草,每天同时喂食.
              ②A缸 ______ ;B缸 ______
              ______
              (3)实验结果 ______
              (4)得出结论: ______
            • 6.

              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①在甲、乙两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在乙鱼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洁精。

              ②把发育状态相似的青蛙受精卵分成两份,每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③每天定时观察,待青蛙卵孵化后,比较甲、乙鱼缸中青蛙卵孵化的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        。       

              (2)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3)该实验方案中,实验变量是        ,除此条件外,甲、乙两个鱼缸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装置设置称为        实验。

              (4)为何每个鱼缸中的青蛙受精卵都要放100粒而不是10粒?这样做的目是     

              (5)如果甲、乙两个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几乎相同,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如果甲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远远大于乙鱼缸,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7.

              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1)马铃薯被病毒侵染后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由于植株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培养成脱毒苗。此过程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 

              (2)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科研人员将某种控制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转移入马铃薯的细胞内,马铃薯出现富含牛肉蛋白质的特性,极大增加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培育上述马铃薯所用的核心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将移植到马铃薯细胞中的基因破坏后,培育出的马铃薯不含牛肉蛋白质,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马铃薯发芽的条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马铃薯发芽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 

              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①选取一个健壮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且都带芽的两块。然后取两个较大的相同型号的培养瓶,编号为甲、乙,并装入适量的沙质土壤,仅留少许空间。 

              ②将切好的两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入甲、乙两培养瓶的沙质土壤中,浇上适量的清水,然后拧紧甲瓶的瓶盖,乙瓶瓶口___________。 

              ③将两培养瓶放人调好温度的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瓶中马铃薯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及结论: 

              Ⅰ.如果__________瓶的马铃薯发芽,另一瓶的不发芽,则说明马铃薯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 

              Ⅱ.如果__________瓶的马铃薯发芽,另一瓶的不发芽,则说明马铃薯发芽不需要充足的空气,并且空气对马铃薯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Ⅲ.如果甲瓶与乙瓶的马铃薯都发芽,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有“长寿菜”、“含碘冠军”的美誉,海带的生长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甲和实验乙),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生长率是指实验前后,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请分析实验甲(25℃时海带腐烂,生长率为负值)和实验乙的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带是属于多细胞水生植物,整个身体都能从环境中吸收 ______
              (2)科研小组通过实验甲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该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水体温度外,其它因素如二氧化碳含量、光照强度等都应该保持一致,以保证实验 ______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最适宜海带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______ ℃.
              (3)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对海带生长率的影响,实际上是对海带“利用二氧化碳合成 ______ ”这一生理过程的影响.
              (4)实验乙得出的数据表明:当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700ppm时,海带的生长率会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 ______ ;当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700ppm时,海带的生长率会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 ______
              (5)综合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 9. 小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弟弟在家里做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找三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
              ②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用同一手指在乙馒头上按一下,丙馒头上不用手按.
              ③然后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三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医用、无菌)并密封好
              ④一起放在28℃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馒头的变化
              (1)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2)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 ______ 馒头.
              (3)将“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______
              (4)丙馒头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__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并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 ______
              (6)为什么要将装有馒头的洁净塑料袋放在28℃的地方?
            • 10. 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取相同的两组培养基,                                  分别进行接种,然后在恒温下培养。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细菌、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