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吸烟有害健康,戒烟难是因为吸烟者对烟焦油中的尼古丁等产生依赖。研究发现,烟焦油对涡虫神经系统的影响与人相似。某科研小组将涡虫作为实验对象,研究烟焦油浓度变化对其移动速度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挑选体长相近的涡虫 30 只,放入浓度为 0.03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处理 12 小时,使涡虫对浓度为 0.03mg•mL-1 的烟焦油产生依赖。
              ②将涡虫随机分成A、B、C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 0.03mg•mL-1、0.0lmg•mL-1、0mg•mL-1 的烟焦油溶液中。
              ③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取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又做了多组实验,实验现象一致。回答下列问题:
              ( 1)A组和B组是一组 ______ 实验,变量是 ______ 。 设置C组可以取到的作用是 ______ 对照。
              ( 2)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后,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______ 。
              ( 3)图中数据可以证实涡虫对浓度为0.03mg•mL-1的烟焦油已经产生依赖,请简要分析: ______ 。
              ( 4)青少年应当拒绝吸烟。请根据实验谈谈其中的道理 ______ 。
            • 2.
              生长激系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那么,口服是否有效呢?某学习小组就这一问题利用小白鼠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对象 实验方法 测量并记录
              1 15只体长、体重
              相同的小白鼠,
              平均分成三组
              饲喂普通食物 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
              2 饲喂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
              3 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
              (1)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小鼠的体长和体重的平均值:
              ①如果第3组的数值最大,第1组和第2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小且基本相等,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 。
              ②如果第2组和第3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大且基木相等,第1组的数值最小,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 。
              (2)为什么实验中选择体长、体重都相同的小白鼠?原因是 ______ 。
              (3)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不需消化可直接吸收。如果某食品中含有性激素,这样的食品能放心食用吗? ______ 。
            • 3.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呼吸系统直接进入血液,对健康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城市车流量是否相关,同学们选不同时间段,对城市空气进行采样,检测PM2.5的浓度,统计结果如下表(单位:μm/m³):

              采样时段

              组别

              清晨

              (车流量

              最小)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

              最大)

              1

              19

              89

              43

              97

              2

              21

              83

              39

              98

              3

              20

              86

              41

              99

              平均值

              20

              86

              41

              98

              请分析回答:

              (1)PM2.5进入肺的“旅程”是:鼻→咽→喉→_________→支气管→肺

              (2)该探究实验中,_________为实验的变量,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3)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PM2.5的浓度越_______。

            • 4.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   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

              ②   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蚂蚁的觅食行为。

              ③   重复多次。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2)本实验的变量是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说明           

              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5)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                行为特征的动物。

            • 5. 为了验证“蚯蚓适宜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有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一个大盒子,平均分为互相连通的两侧,分别标号为甲、乙;甲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乙中放入等量的湿润的肥沃土壤.两边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良好的蚯蚓,其他实验条件甲乙相同.然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侧蚯蚓的活动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最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甲中的蚯蚓数量会逐渐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甲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3)蚯蚓不能长时间生活在干燥土壤中主要原因是不能正常               。
            • 6.

              猕猴桃原产中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除含有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被誉为“水果之王”。


                                        图1                                                          图2

              (1)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可以预防________病。

              (2)采摘后的猕猴桃仍然是一个鲜活的有机体,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________,释放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另一部分用于________。

              (3)为了研究不同硬度的猕猴桃的贮藏时间,科研人员选取相同品种不同硬度的猕猴桃各1千克放在密闭容器中,分别测定其呼吸强度和释放的热量值。


              ①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呼吸强度________,释放的热量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为了延长猕猴桃的贮存时间,应选择________(“软果”或“硬果”),放置在________℃左右条件下保存。

              ③实验中,选取相同品种的猕猴桃是为了________。

              ④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测定两组猕猴桃________的释放量或热能的释放量来比较呼吸作用的强弱。实际测量时,科研人员往往重复多次,最后计算平均值作为结果,这是为了______。

            • 7.

              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1)蚯蚓的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相似的________构成,靠近身体前端有一个宽大且体节较厚,如同在蚯蚓身体戴上了一个环,称为___ 。   

              (2)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就是_____  ,可以辅助运动。  

              (3)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_____(快或慢)。

              (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______ 呼吸。

            • 8.

              人体胃肠道中栖息着数百万亿的微生物菌群,它们形成的微生态与机体健康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

              1组

              2组

              3组

              4组

              灌胃乳酸菌Z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杆菌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1)食物进入胃里后,胃不停地蠕动,胃壁上的胃腺同时分泌大量的________,其中含有消化酶,可以使食糜中的________在胃中被初步分解。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幽门螺杆菌主要“定居”在胃粘膜表面,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

              (2)为研究乳酸菌Z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实验小鼠均分为四组,按如表所示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四组小鼠胃粘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①第________(填组号)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综合第3组与第________(填组号)组结果,说明乳酸菌Z不仅不会引起炎症反应,还能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起到________作用。

              (3)研究者还发现,第3组小鼠胃内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也显著高于第2组,推测可能是由于乳酸菌Z灌胃后,有利于维持胃内各种菌群的微生态________,降低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会。

              (4)有些人爱吃生冷食物,有些人常常暴饮暴食,这些也会引起胃肠道内________生存环境的改变,从而改变各种菌群的微生态,引发胃肠道疾病。爱护身体,就要从减少类似的不良生活习惯做起。

            • 9.

              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 __________瓶。

              (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__________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 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细胞的 __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 10.

              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品牌饮用水的细菌数”进行了探究。他们将不同品牌的2桶饮用水编号为甲和乙,分别安装在经过消毒后的2台同型号饮水机上,用采样瓶在同一时间对两种饮水机进行采样(采样前采样瓶均消毒)。

              (1)按正确方案采样后,配制培养基对两种水样进行细菌培养,培养过程应该放置在相同且       适宜的环境中。

              (2)由于细菌的营养方式为        ,所以培养基中除了琼脂、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有多种有机物。

              (3)培养后统计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国家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

              (4)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若甲桶和乙桶水样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        ,则甲、乙两种品牌的饮用水都不合格,且细菌数量越多,饮用水的质量越       

              (5)若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甲和乙品牌饮用水不合格,你会对这些品牌的桶装饮用水如何处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