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人,被动吸烟者约有7.4亿人,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为验证香烟烟雾的危害,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自制简易烟雾收集装置收集主动吸烟烟雾和被动吸烟(二手烟)烟雾,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后,对大型溞进行处理。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大型溞的活动状态,结果如表所示。

               主、被动吸烟烟雾回收液不同浓度梯度下大型溞活动状态记录表

              组别

              大型溞活动状态

              蒸馏水

              25%

              烟雾回收液

              50%

              烟雾回收液

              75%

              烟雾回收液

              100%

              烟雾回收液

              主动组

              正常

              10

              8

              6

              4

              2

              运动受限

              0

              2

              3

              3

              4

              死亡

              0

              0

              1

              3

              4

              被动组

              正常

              10

              9

              8

              7

              6

              运动受限

              0

              1

              2

              2

              2

              死亡

              0

              0

              0

              1

              2

              (1)实验中选用了大小、健康状况相似的大型溞,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 ,以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为了更直观的呈现实验结果,同学们将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成如下折线图,结合表中数据,请在图中补充“主动-受限”组大型溞数量变化情况。

               (2).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无论主动组还是被动组,____________。

              (3).同学们进一步对大型溞进行了显微观察,发现其体表有外骨骼且触角分节明显(如图2),由此推测它属于___动物;为使视野中模糊的心脏结构更加清晰,便于观察和计数,需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统计后发现运动受限组的大型溞心跳次数明显低于正常组。由此可见烟雾回收液_____了大型溞的心跳。

              (4).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质疑:处理大型溞时为什么选用烟雾回收液,而不选用更易于制取的烟草浸出液(烟丝直接浸泡而成)?你对此的解释是_________。

              (5).吸烟有害健康。结合本实验,关于吸烟与健康的问题你有哪些新的认识:____。

            • 2.

              太阳发出的可见光为白光,可分为多种单色光。这些单色光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否一致呢?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盆栽金盏菊上(植物只能接受与薄膜颜色相同的光),然后给予充足的光照。两周后测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红光

              橙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紫光

              叶长度

              平均值

              (cm)

              初始值

              7.2

              7.3

              7.2

              7.3

              7.3

              7.3

              二周后

              7.8

              7.8

              7.4

              7.2

              8.1

              8.1

              增加值

              0.6

              0.5

              0.2

              -0.1

              0.8

              0.8

              叶宽度

              平均值

              (cm)

              初始值

              1.9

              1.9

              2.0

              2.0

              2.0

              1.9

              二周后

              2.1

              2.1

              2.0

              1.9

              2.3

              2.3

              增加值

              0.2

              0.2

              0

              -0.1

              0.3

              0.4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叶片的生长情况能反映其______作用的强弱。

              (2)由表可知,对植物生长促进效果最显著的是_____光,而没有促进效果的是______光。

              (3)如遇到连续阴雨天,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作物产量,通常需要进行补光,一般采用白光而非单色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科普文阅读

                 聚苯乙烯是塑料袋的原料,塑料袋被称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2016年,塑料的产量是3.2亿吨,而中国就占到1/4。按照目前的科学估计,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需要500年以上,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解决这个严峻的环境问题呢?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杨军教授在发现自己家的米长虫子并咬破塑料袋后得到了启示,于是开始了长达13年的潜心研究。

              杨军教授及其团队经过研究发现某些虫子的肠道菌群可以降解塑料,而这些虫子中就包括黄粉虫。

              黄粉虫,又称面包虫,属于昆虫纲、鞘翅目、拟步行科、粉甲虫属。黄粉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等多种元素。目前是国际航空站宇航员们的食品之一。

              研究团队各取500条黄粉虫,在30天内分别饲喂塑料和虫子喜欢吃的麦麸,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收集黄粉虫的粪便,也发现聚苯乙烯的含量降低。黄粉虫吃进去的塑料是怎么转化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发现,如果塑料有50%转化成二氧化碳和虫子的机体,就说明塑料转化成肌肉了。而实验结果也是如此。也就是说,黄粉虫吃进去的饲料转化成了虫体的肌肉。

              那么黄粉虫是如何降解塑料的呢?经过团队的实验发现,黄粉虫肠道内的菌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不经心的发现,触发了杨军教授多年的研究。而这个研究使得500年才能降解的塑料在24小时之内就能降解,并成为虫体的肌肉。有数百家媒体都采访报道了杨军教授团队的工作。它们评论这个发现是一个革命性的,是过去十年环境科学领域最大的突破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粉虫是一个物种,它属于动物界、___________门、昆虫纲、鞘翅目属、拟步行科、粉甲虫属,请你写出一种与黄粉虫属于同一纲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

              (2)黄粉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黄粉虫的这种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___发育。

              (3)黄粉虫取食塑料,在体内转化成肌肉,那么如何证明塑料转化成了肌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团队通过实验绘制出上图中的曲线,从曲线能看出的是________(多选)

              A.塑料作为黄粉虫的唯一食物,500条黄粉虫30天内可吃掉1.8克左右

              B.喂食塑料和麦麸的黄粉虫在30天内存活率无显著差异

              C.塑料也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

              D.黄粉虫肠道内的菌群对塑料的降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5)黄粉虫肠道内的菌群对降解塑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黄粉虫和其肠道内的菌群属于___________关系。

            • 4.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常规治疗以 A 药为主。为了研究 B药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进行了儿童水痘治疗的临床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水痘是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是                  

              (2)感染水痘的儿童通常被隔离两周,痊愈后再返校,这是为了控制                  。儿童注射水痘疫苗可以避免患病,这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3)上述临床研究中,第                 组起对照作用。在每组人数相同的基础上,你认为每组的男女比例应                 

              (4)以上临床实验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研究发现,昆虫对某种颜色会表现出趋性,对某种颜色则表现为回避。农业工作者经常利用这个特点,选择不同颜色的黏虫板来诱杀害虫。如左图所示。右图是温室中常见的一种害虫蓟马,同学们发现,为了减少蓟马对温室作物的危害,工作人员在温室内悬挂涂有胶粘剂的蓝纸板诱捕蓟马。 蓝色是最能吸引蓟马的颜色吗?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活动:①选择30cm×30cm的蓝色、绿色、橙红色、白色、褐色、红色、银灰色硬塑板各10张,均涂上胶粘剂。②在害有蓟马病虫害的温室大棚里将不同颜色的粘虫板随机排列,用大头针固定,测试时间为连续4小时,记录每种颜色粘虫板上粘附的蓟马的总数量。③按上述步骤连续测试3天。获得如下数据:


               

              蓝色

              绿色

              橙红色

              白色

              褐色

              红色

              银灰色

              第一天

              205

              32

              31

              21

              23

              12

              4

              第二天

              223

              47

              32

              26

              21

              15

              2

              第三天

              232

              40

              26

              21

              9

              16

              1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该生物小组的实验方案。

              (1)选择涂有胶粘剂的硬塑板的大小、数量及材质都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              

              (2)该实验所探究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_____ 。

              (3)得出结论:经过数据统计,_____黏虫板上粘附的蓟马最多,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4)黏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了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硬塑板。根据某些昆虫成虫对不同颜色所表现出来的喜好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你判断此种灭虫方法属于(   )。

              A.化学防治    B.物理防治   C.生物防治         

            • 6.

              最近,来自荷兰的大学医学中心和欧洲营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来自西班牙马德里健康研究所的同事合作,推出了一项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对200名受试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0人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 100人健康状况良好。后一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他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100名慢性疲劳症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另100名对照组却没有此种现象。

              (1)甲状腺是一种____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_______。

              (2)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它的特点是分泌量极微,其调节作用 ____________。除了甲状腺能分泌激素外,还有一些腺体也在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比如___________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浓度。

              (3)人体生命活动除了受激素调节之外,最主要的是受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

              (4)你认为研究人员做的以上文中的实验____________(足或不足)以说明甲状腺激素偏低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原因。

            • 7.
              吸烟有害健康,戒烟难是因为吸烟者对烟焦油中的尼古丁等产生依赖。研究发现,烟焦油对涡虫神经系统的影响与人相似。某科研小组将涡虫作为实验对象,研究烟焦油浓度变化对其移动速度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挑选体长相近的涡虫 30 只,放入浓度为 0.03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处理 12 小时,使涡虫对浓度为 0.03mg•mL-1 的烟焦油产生依赖。
              ②将涡虫随机分成A、B、C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 0.03mg•mL-1、0.0lmg•mL-1、0mg•mL-1 的烟焦油溶液中。
              ③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取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又做了多组实验,实验现象一致。回答下列问题:
              ( 1)A组和B组是一组 ______ 实验,变量是 ______ 。 设置C组可以取到的作用是 ______ 对照。
              ( 2)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后,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______ 。
              ( 3)图中数据可以证实涡虫对浓度为0.03mg•mL-1的烟焦油已经产生依赖,请简要分析: ______ 。
              ( 4)青少年应当拒绝吸烟。请根据实验谈谈其中的道理 ______ 。
            • 8.

              黑麦草是草原动物的优良饲料,真菌A、真菌B都能侵染到黑麦草体内。研究者对这两种真菌之间、真菌与黑麦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草原生态系统成分中,黑麦草属于__________者。真菌的菌丝能深入到黑麦草体内获取有机物,导致黑麦草减产,因而真菌与黑麦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2)为研究真菌A对真菌B的影响,研究者将适量未感染真菌的黑麦草叶片均分为两组,进行下表所示处理,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组别

              处理

              真菌A

              真菌B

              甲组

              +

              乙组

              +

              +

              注:“+”表示接种,“-”表示未接种


              ①本实验中对照组为__________组。

              ②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真菌A__________真菌B的生长。

              (3)为进一步研究真菌A如何影响真菌B的生长,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本实验中,实验组滤除培养液中的真菌A,避免了真菌A对__________孢子萌发的直接影响。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真菌B的孢子萌发率降低,长出的菌丝长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据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将两株大小一样,发育相同的健壮薄荷苗A、B分别培育在加土的雨水和未加土的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A、B两株薄荷苗在长势和质量上的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

              薄荷植株

              培养液

              植株的质量(克)

              质量增加量(克)

              实验前

              实验后

              A

              加土的雨水

              92

              378

              286

              B

              未加土的雨水

              91

              145

              5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需要将实验装置放在_________(选填“见光”或“不见光”)环境中。

              (2)A、B两植株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合成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和_________。

              (3)植株A与B的差别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外,还需要吸收_________。

              (4)受上述实验结果启发,同学给幼苗施加营养液,出现萎蔫现象。推测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植物细胞_________。

              (5)该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 10.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单位时间、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该实验中通过单位时间、面积________可以反应光合作用的强度。

              (2)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________进入植物细胞的。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________。(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

              (3)在实际生产中发现,b光照强度时,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反而下降,原因是________。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这一结果说明:生物的性状同时受________的控制和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