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宝龙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以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______。
              (5)“雾霾”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当“雾霾”来袭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______。
            • 2.
              雪野农博园无土,栽培植物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现代化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部的无机盐(这种营养液称为完全营养液).请回答:
              (1)无土栽培配制营养液时,一般要求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要 ______ 一些,这其中的道理是 ______ .
              (2)无土栽培的植物主要通过 ______ (部位)吸收无机盐的,该部位适于吸收无机盐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 .
              (3)有人将番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营养液中钙离子、镁离子和硅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4)科学研究发现,“镁离子是绿色植物构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而光照是绿色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为验证上述结论,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加以完善.
              组别
              处理方式 光照 ① ______ ② ______
              营养液成分 完全营养液 缺乏镁离子的完全培养液 ③ ______
              可能的实验现象 叶片显绿色 叶片显黄色 ④ ______
            • 3.
              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 4.
              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
              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
              B 自来水 500 13 250 165
              (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
              B 池塘水 500 13 250 --
              C 自来水 500 22~25 250 --
              D 自来水 500 13 250 --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______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______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______
              (3)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些?______试简述理由.______.
            • 5.
              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某研究小组就香烟对人体的危害问题进行了探究。取两个底部有网格透气的鼠笼,分别标注为甲组、乙组。两组各放入一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同的小白鼠,相同条件下饲喂。甲组不点香烟,乙组笼外底部点燃香烟持续烟熏。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正常,乙组小鼠眼睛充血红肿、活动异常,最后痉挛、休克。
              (1)该实验方案有一处不科学,请指出: ______ ,不科学的理由是 ______ 。
              (2)若改进不当之处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变,则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中的有害物质直接损伤人体的哪一系统? ______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泌尿系统        D.运动系统
              (4)当你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吸烟,你会怎么办? ______ 。
            • 6.
              请利用如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实验,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4m2的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蝗虫3组(每组50只),家鸡3组(每组3只).
              (1)提出问题:什么环境中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
              (2)作出假设: ______ .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将3组家鸡和3组绿蝗虫分别放到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上.
              ②每隔2min统计蝗虫剩余的 ______ ,共统计10min,并设计表格,将统计结果填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4)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 .
              (5)结果分析:蝗虫的身体呈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是 ______ 的结果.
              (6)结论: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 7.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_______作用。

            • 8. 某同学测定干核桃仁中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为1365焦、
              1369千焦、1370千焦,则该核桃仁所含能量为(   )
              A.1365千焦  
              B.1370千焦  
              C.1369千焦   
              D.1368千焦
            • 9.

              小光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几种处理(处理1模拟了口腔中牙齿、舌、唾液的作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 37 ℃ 温水中

              2

              馒头碎屑

              0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 37 ℃ 温水中

              3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 37 ℃ 温水中

              4

              馒头块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 37 ℃ 温水中

              (1)上述实验中,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2)处理1与2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的作用。
              (3)5~10分后取出1、2、4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
              (4)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________、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 10.

              土壤中含有无机盐,某同学想要验证“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设计本实验时提出的假设是                       
              (2)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在物质成分上的最大区别是                 

              (3)实验中,设计盛蒸馏水试管的目的是            

              (4)通过观察           试管中的幼苗长势弱;

              (5)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