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鼠妇。当你把花盆、石块搬开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请回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 ______ 。
              (2)实施方案时要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10只鼠妇,然后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3)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 。
              (4)做完实验后将鼠妇如何处理? ______ 。
            • 2.
              生物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对“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情景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 .
              (2)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是 ______ .
                      A.水          B.温度          C.光
              (3)为使该探究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该计算多次实验数据的 ______ .
              (4)实验结果:鼠妇最终会趋向哪种环境? ______
                      A.明亮          B.阴暗
              (5)实验完毕,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______ .
            • 3.
              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在我们四川有些地方叫“地虱子”).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做法是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纸盒两侧的中央处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1只 2只 4只 7只 3只
              阴暗 19只 18只 16只 13只 17只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 ?
              (2)实验装置中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的目的是 ______ 。本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3)该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
              (4)若要探究鼠妇是否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在设计实验装置时,要给鼠妇提供 ______ 两种环境,以用于设置对照。
            • 4.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1)在“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中,我们设置了明亮和阴暗两个环境。你们小组准备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通过对“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探究,你们小组最终得出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列举两点即可)


              (3)下图是巴斯德巧妙设计的鹅颈瓶实验。


              A、B两组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___ 。B组中煮沸的肉汤几天就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4)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蓝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_________。由实验可推测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的结果。

              (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回顾自己在实验中的要求和表现,你认为在探究科学实验中应具备哪些科学态度?到目前为止,你掌握了哪些实验探究方法?各列举两点即可。

            • 5. 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下面以“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为例回顾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   结论→表达和交流。
              (2)某组制定计划如下:在实验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黑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 在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两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下黑纸板下和玻璃板下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并记录结果。本实验中,两种环境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是_____的,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本实验的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某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不同

              环境

              中鼠妇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3

              4

              2

              0

              5

              1

              2

              3

              2

              1

              阴暗

              7

              6

              8

              10

              5

              9

              8

              7

              8

              9

              根据该组的实验的结果,他们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6.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该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在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只有________个,在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3)在实验中设置了明亮与阴暗两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4)分析本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________环境中。

              (5)实验结束后,鼠妇应将怎么处理?________。

              (6)实验只用1只鼠妇进行实验行吗?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

              (7)实验结束最后为什么要计算各组的平均值?________。

            • 7.

              请回答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亮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农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

              (3)设计实验: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科技小组对三个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温度进行了控制,如下表:各温室的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0.2%

              5.0%

              5.0%

              温度

              15℃

              15℃

              20℃

              ①如研究温度对蔬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如研究二氧化碳对蔬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

              (4)某同学在做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中,组装了如图装置。他白天做实验时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________。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预期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

            • 8.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植物园时,发现墙角潮湿的废旧花盆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花盆时,鼠妇会迅速爬走。据此,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潮湿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作为对照组的是实验装置中的__________环境。

              (3)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捕捉的鼠妇处于长期饥饿状态,它的运动能力会减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填某一生理过程)弱,释放的能量少。

              (5)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这些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如图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

              (1)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 _______________  。

              (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  ,需要给鼠妇提供干燥 潮湿两种环境。

            • 10. 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对照组应是    组,图中的大圈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 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而B区面积应分成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

              (2)当图一的A区放入20个鼠妇后,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     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        值。实验研究的鼠妇生活习性是自然界长期对鼠妇            的结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