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逐年增多。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可在局部地区富集并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着雨水降落下来,这就是“酸雨”。酸雨的酸性程度可用PH来表示,一般说来,酸雨的PH小于5.6,PH越小,其酸度就越大。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以小麦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参与进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5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配制的PH=5、PH=4、PH=3、PH=2的“酸雨”各20ml等。

              (4)方法步骤:

              ①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都均匀地撒20粒小麦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③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5ml,使之刚好淹没种子。

              ④向B、C、D、E4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各____ml。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放在相同的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5)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到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______作用。

              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在A 、B两个相同的瓶中铺上3层潮湿的纱布,再各放入10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种子,然后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每天定时向A瓶中喷洒清水,向B瓶中喷洒模拟的酸雨。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瓶

              (4)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为该同学设计一张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 3. 春雨绵绵,润物无声。然而有一种雨水,却被人们称作“天堂的眼泪”、 “看不见的杀手”,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破坏力。这样的雨水叫做酸雨。酸雨是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等进入大气后,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造成的。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某生物兴趣小组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进行的探究实验: ① 在一个花盆里播30粒小麦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 向硫酸中加入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③ 向花盆里的小麦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④ 持续一段时间后,花盆中小麦幼苗叶片变黄直至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他们作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们的实验设计不够严谨,请你帮助改进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小麦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我们应该怎么做?(答出2条即可)

            • 4.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福建省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订计划并实施:

              (1)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宇同学制订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______ 

              (4)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认为这样可以吗?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为了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


              步骤一:把120粒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放在以下3个培养皿中。

              步骤二:每天定时对A、B、C培养皿分别喷洒等量且适量的酸性强的酸雨、酸性弱的酸雨、蒸馏水。

              步骤三:7天后观察小麦种子萌发结果。

              分析回答:

              (1)此探究活动中作为空白对照组的是____________,变量为____________。

              (2)三个培养皿中萌发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_。

              (3)该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种子采用120粒,而不能太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有一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

              培养皿

              温度/℃

              溶液

              蚕豆种子数/粒

              种子萌发的数量/粒

              1

              22

              清水

              30

               

              2

              22

              PH=4的食醋溶液

              30

               

              (1)每组选用30粒种子适宜吗? 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哪一组? 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2号组实验条件中的温度改为4℃,你认为该实验能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