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释放何种气体,某校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甲、乙两个璃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的气体排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甲装置试管中的石灰水 ______ ,乙装置试管中的石灰水 ______ .
              (2)这个实验中有几个变量? ______ ;是什么? ______
              (3)这个实验方案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 ______    若有对照实验,请说明该实验中是将 ______ 和 ______ 进行对照.
              (4)通过该实验可以证明:种子萌发释放的气体是 ______ ,其原因是萌发的种子要进行 ______ .
            • 2.
              取等量的新鲜蔬菜和烫过的蔬菜,分别用黑色的塑抖袋包装.并分别用软管将塑料袋与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相连,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 .
              (1)若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软管排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推测此袋中蔬菜为 ______ .
              (2)若澄淸的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软管排出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推测此袋中蔬菜为 ______ .
              (3)原因是烫过的细胞是死的, ______ (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此探究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黑色的塑枓袋装蔬菜 ______ .
            • 3.
              任何生物的生存需要不断的获取营养,不同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请 从以下题目 I、II 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题目 I 计分。
              题目 I 题目 II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2)一段时间后,取 A、B 和乙中叶片进行 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会变蓝的是 ______  中叶片。
              ( 3 ) 一 段 时 间 后,乙 图 中 澄 清 的 石 灰 水 ______ 。
              (4)A、B 和乙中植物会进行相同的生理活 动,该活动主要是在细胞的 ______ 内进行 的,进行该活动时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于植物的 ______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人体的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2)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呈蓝色的 是 ______ 号试管,碘液的作用是用来检验是 否存在 ______ 。
              (3)唾液中含有 ______ ,可将淀粉 分解。
              (4)如果将过程③烧杯中的水换为 0℃,再重复过程④,这两个试管中的颜色都是 蓝色,说明 ______ 。
            • 4.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 ______ .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______ .(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 ______ 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 ______ 散失的.
            • 5.
              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 ______ .
              (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 ______ 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 .
            • 6.
              分析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用两个保温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荫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一天后,如果往两瓶中各插入一只温度计,取出温度计观察,一支温度计读数为21.5℃,另一 支温度计读数为19.2℃,则
              (1)读数为21.5 ______ 的是 ______ 瓶,因为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 ______ ,一部分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以 ______ 能的形式散失出来。
              (2)萌发种子细胞中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是 ______ 。
              实验二: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将图中关闭的阀门打开,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3)澄清的石灰水变 ______ ,说明种子萌发时产生了 ______ 。
            • 7.
              将几株完整的车前草洗干净,分为甲、乙两组,装入同样的锥形瓶中,密闭,置于黑暗中。10小时后,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瓶中的气体(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装置要放在黑暗处的原因是: ______ 。
              (2)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______ 装置,甲装置在这里起 ______ 作用。
              (3) ______ 组装置的车前草进行了呼吸作用。请解释原因: ______
            • 8.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 ______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 ______ 。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 ______ 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 ______ 散失的。
              (4)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______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9.
              甲装可用来验光作用需要 ______ ,还应设置 ______ 。
              丁装若验证蒸腾作用,此装置有无不妥之? ______ 。有,应怎改进? ______
              乙装置用来验证 ______ ,此装必须放在 ______ 环境中。
              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列题:
              来验证植的呼吸用,此装置应放在 ______ 的方。
            • 10.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a.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的有机物的运输)。
              c.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d.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e.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上述A、B叶片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若步骤是c中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______,它来自于A叶片的______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该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3)预测步骤d的结果:乙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将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
              (5)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您为衡阳的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