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活性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个)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如图,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________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________________。

            • 2.

              为研究K+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条件下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

              (1)有研究发现,脑细胞代谢非常旺盛,耗氧量大,因此缺血、缺氧时脑细胞主要依赖于_________过程产生ATP,不仅ATP生成量少,也会造成___________在脑细胞中积累。缺血、缺氧还会诱发脑细胞表达出某些___________分子,在这些分子的调控下,细胞出现一系列变化,最终凋亡。

              (2)科研人员利用离体培养的神经元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本实验乙组的处理是培养液中不加人血淸,并在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丙、丁组除加入图中所示物质外,其它培养条件与___________(填“甲”或“乙”)组相同。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正常培养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凋亡率___________。乙组结果与甲组结果比较,说明缺血、缺氧能够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判断,K+通道开放剂能___________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

            • 3. 研究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右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氧的转移途径是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        ,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         
              (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图中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的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根部供氧速率下降,产生的能量少,影响根部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的Mg2+等矿质元素,缺Mg2+直接影响幼苗            ,从而导致植物体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 4.

              某植物生理研究小组对草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情况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草莓植株分为5组,对照组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实验组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生长,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中午13时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以植物对外吸收CO2的速率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 若对照组在黑暗条件下CO2的释放速率为7 mg·dm-2·h-1,则对照组植株光合作用利用CO2的速率为________mg·dm-2·h-1

              ③ 从原理上讲,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了________________,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了气孔的开闭从而影响到叶肉细胞间的______________。

              (2) 科研人员在探究草莓果实的细胞呼吸时,测量了不同O2浓度条件下细胞呼吸过程中相关气体的交换值,其结果如下表:

              ① 若用恒温室保存草莓果实,则室内O2浓度控制在________%之间最有利。

              ② 当O2浓度为3%时,草莓果实细胞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

            • 5. 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______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X液面变化值表示___________。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
              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装置,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时的装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利用E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若在实验过程中液滴向左移,(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则说明此装置中酵母菌肯定发生了__________呼吸。
            • 6.

              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________处与氧结合生成水。适宜温度下,在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并密封(如图1),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a.将10 mL酵母菌培养液和10 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

              c.两组装置均放入20 ℃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②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 7.

              呼吸熵(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细胞呼吸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下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 8.
              为探讨盐对某生物燃料树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对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检测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没有显著变化。请参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                
              (2)大气中的CO2可通过植物叶片表面的         进入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          ,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经细胞有氧呼吸后到终产物                  中。
              (3)当NaCl浓度在200-250 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自然条件下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中午净光合速率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前者主要是由于         ,后者主要是由于              
            • 9.
              下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 10.
              某课题小组研究人员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

              (1)该植物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________,在CO2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立即______________。
              (2)在20℃、光照强度为5klx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3)在10klx光照条件下10h,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时少_____mg。在10℃时,分别用10和5klx光照10h,黑暗14h,O2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_____m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