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研究人员对日本核电站附近提取的海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包括铯137和碘131在内的放射性同位素浓度升高. 同时我国一些省市,在菠菜,甘蓝等蔬菜中也检测到微量的铯137和碘131,随着风向的改变,一些别的国家也发现了放射性物质.
              资料二:纽约莱曼学院研究所负责人约瑟夫•拉什林表示,海水中的辐射能够以一系列方式威胁海洋动物的生存,放射性物质可直接导致海洋动物死亡,后代发生基因变异或者污染它们的食物链.拉什林表示,如果海洋动物摄入受到照射的植物和小型猎物,海洋食物链将受到污染.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海藻等植物能够快速吸入碘.
              资料三:科罗拉多州大学的维克勒指出,海洋拥有惊人的能力,可冲淡辐射.他说:“此外,海洋同样富有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改善以及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和驱散,受影响海域将逐步恢复.
              (1)资料一可以说明:生物圈是    
              (2)核辐射将导致动物发生基因变异,那么这种变异属于    .核辐射将导致海洋动物的死亡或灭绝,海洋动物的灭绝,从根本上是影响生物多样性中的    .在食物链中,动物的营养级越高,铯137和碘131在内的放射性同位素浓度越高,这叫做    
              (3)资料三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 2.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随后引发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大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液体被排放到海水中,对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威胁,海水内浮游植物、小鱼、小虾,以至大型的鲸鱼自下而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据中新闻3月29日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已扩散至全球,亚洲多国和美国都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
              (1)如果排放物中含有某种不易被分解的有害物质,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最终体内含量最多的是    
              (2)小鱼我鲸鱼的体内都有    ,因此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门.
              (3)鲸鱼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鱼类,是因为鲸鱼用    呼吸,生殖方式为    
              (4)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海水中,会直接对    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放射性物质已扩散到全球”,人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说明了    
                  
              (5)海水中的放射性碘和銫等物质会引起海洋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