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材料,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生物圈 II号
                   随着地球资源的枯竭,人类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实验基地。为了与地球生物圈相区别,人们将这座建筑称为“生物圈 II号”。“生物圈 II号”几乎是完全密封的。占地12000平方米,容积达141600立方米,由80000根白漆钢梁和6000块玻璃组成,里面有微型的森林、沙漠、农田、海洋和溪流,野生的海洋生物,昆虫,还有猪、牛、羊、鸡、鸭等家禽家畜,以及供人居住的房子。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来控制摄入的阳光,调节各区所需的温度。
                  1993年1月,8名经严格筛选的科学家进入“生物圈 II号”。他们计划在里面呆上两年,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猪养鸭、耕种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科学家们要设法使这个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遗憾的是,一年以后,“生物圈 II号”中的氧气含量大幅度下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含量猛增。除了藤本植物以外,很多靠昆虫传粉繁殖的植物都死亡了。粮食大幅减产。科学家无法再在里面继续生活下去,不得不提前撤出。
              “生物圈 II号”的实验结束,了这次探索,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但是它用事实告诉人们:亦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生物圈 II号”是生态系统吗?说明你的理由。
              (2)请尝试分析在“生物圈 II号”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写出一条食物链。
              (3)请尝试分析“生物圈 II号”的实验没有完成预定计划的原因,谈谈我们今后该怎样善待我们生活的地球?
            • 2.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如图所示为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 ______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它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输入到下一营养级。分解者主要指 ______ 。
              (2)在食物链“农作物→猪→人”中如果人获得了1千焦的能量则至少需要消耗农作物 ______ 千焦的能量。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 ______ 中,人获得的能量最多。
              (3)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______ 。
              (4)如果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DDT,DDT会通过 ______ 作用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 。
            • 3.
              为严格落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焚烧规定,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农技专家帮助农民建立了立体生态农业,图甲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表示利用秸秆的“五化”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于 ______ 。
              (2)图甲中,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与蘑菇、木耳等食用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 ______ ,利用甲烷细菌生产沼气的原理是 ______ 。
              (3)图乙中,途径①利用某类生物分解秸秆产生的无机物培肥土壤,这类生物是 ______ ,产生的无机物有 ______ ,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4)在图乙途径②和③中,动物和细菌都可以利用秸秆中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将摄取的有机物分解,可见,它们在自然界具有 ______ 的作用。途径④中利用的农作物通过 ______ (填生理过程)储存的能量。
            • 4.
              近年某地出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二)实验过程:
              (1)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组别 镉浓度(mg/mL) 生理盐水用量 24小时死亡率
              A 0 10mL 0
              B 0.015 10mL 2
              C 0.030 10mL 3
              D 0.045 10mL 6
              (3)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 ______ .据此推测,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 ______ .
              (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4)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 ______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______ .
              (5)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 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6)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而不是一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 5.
              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如图是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作答:
              (1)维持该生态农场所需的能量来自 ______ 。
              (2)请写出该生态农场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 。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所列食用菌属于 ______ 。
              (4)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能力是有限的。
            • 6.
              某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中,鲟鱼粪便可被淤泥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能够被植物吸收; 植物释放的氧气供鲟鱼生存; 池中的花鲢能取食鲟鱼粪便。分析回答问题:
              (1)中华鲟生态养殖池的设计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哪项功能? ______ 。中华鲟生态养殖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用换水,池塘水和池塘底仍然能保持干净,所有生物能正常生存,这说明生态池具有 ______ 能力,但是污水不能过量流入该生态养殖池,说明生态系统 ______ 。
              (2)花鲢主要吃轮虫、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也以鲟鱼类便等作为食物,花鲢作为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______ 。
              (3)如图是该生态池中碳循环部分途径的示意图,请用箭头在答题纸相应图上补充完整各种生物与碳循环的关系,并在箭头处用文字标注相应的生理过程。
              (4)生态池中的碳元素循环示意图补充完整以后,该人工生态系统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
              (5)建立中华鲟生态养殖基地,提供和改善中华鲟的生存环境,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中的 ______ ,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 ______ ,它的主要形式是 ______ 。
            • 7. 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如图是生态农业模式图之一,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______
              (2)图中的食用菌属于 ______ 者.
              (3)从食物关系看,在此生态系统中具有 ______ 条食物链.
              (4)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小,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 ______ 简单.
            • 8. 2013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提出到2015年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等目标.下图是日照市某农场为实现该目标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部分结构模式图.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请分析后回答:

              (1)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该添加的生物部分是 ______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______ ,在此生态系统中共包含 ______ 条食物链.
              (3)图中A、B、C能正确表示生活在农田中的昆虫和青蛙的数量关系的是 ______ (填字母).
              (4)如果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和水被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应该是 ______ ,可见环境保护特别重要.
              (5)图中对农作物利用的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 ______ 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 ______ ,既能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又有效缓解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6)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能力较小.
            • 9. 近年来,我市部分蔬菜种植基地构建了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将沼气池、养猪、大棚蔬菜栽培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涉及的所有生物 ______ (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 ______
              (2)图中人处于第 ______ 营养级;沼气池中的绝大部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_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目的是 ______
              (4)将大气中的碳转化为生产者体内的碳是通过蔬菜的 ______ 实现的,请写出表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______
            • 10. 科研人员研究重金属铜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将等量同种土壤装入同样大小的塑料盆中,分别施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铜溶液,浓度分别为30mg/kg、80mg/kg、100mg/kg、200mg/kg、400mg/kg、600mg/kg.施不含铜溶液清水的处理为对照组.实验中每组均设置3盆重复.将长势一致的空心菜幼苗分别移入盆中,每盆10株,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定时定量浇清水,保证灌溉水不外流.空心菜成熟时,以测量干重代表空心菜生长状况.研究结果如图:
              (1)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变量是 ______
              (2)从实验设计看,科研人员为什么要将等量同种土壤装入同样大小的塑料盆中其做法的目的是 ______
              (3)每组均设置3盆重复的目的是 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折线图,BC段,随着铜浓度的升高,各实验组空心菜干重逐渐 ______
              (5)通过数据分析,本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