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1)在“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中,我们设置了明亮和阴暗两个环境。你们小组准备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通过对“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探究,你们小组最终得出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列举两点即可)


              (3)下图是巴斯德巧妙设计的鹅颈瓶实验。


              A、B两组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___ 。B组中煮沸的肉汤几天就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4)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蓝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_________。由实验可推测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的结果。

              (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回顾自己在实验中的要求和表现,你认为在探究科学实验中应具备哪些科学态度?到目前为止,你掌握了哪些实验探究方法?各列举两点即可。

            •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mL

              0mL

              搅拌,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取出后冷却,滴加2滴碘液,摇匀

              2

              馒头碎屑

              0mL

              2mL

              搅拌,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取出后冷却,滴加2滴碘液,摇匀

              3

              馒头块

              2mL

              0mL

              不搅拌,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取出后冷却,滴加2滴碘液,摇匀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装置要放入37℃温水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中,将3个试管中的馒头处理成大小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只摸拟了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的是____号试管。通过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对照实验,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观察到1号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通过__________作用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⑸这两位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设计,

              他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而言,你认为_____组实验设计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组的设计也存在不完善之处,请你开动脑筋帮他们完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

              (1)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3)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4)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Omg/mL

              lmL

              10只

              0

              B

              0.015mg/mL

              lmL

              10只

              10%

              C

              0.025mg/mL

              lmL

              10只

              20%

              D

              0.035mg/mL

              lmL

              10只

              %

              E

              0.045mg/mL

              lmL

              10只

              40%

              (二)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各组取10只小鼠而不是1只小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食物链仍会在生物体内_________,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三)实验结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 __________瓶。

              (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__________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 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细胞的 __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 5.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在三明湿地生态公园常常看到此美景,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蝴蝶和蜻蜓都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             ,身体和             都分节。

              (2)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穿行,吸食花蜜,能帮助植物                。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

              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

              (3)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繁殖后代。蜻蜓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其生殖方式属于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蝴蝶和蜻蜓属于                          。它们和生态系统中的其它动植物一起,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                           

              (5)蝴蝶和蜻蜓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但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 6.

              (一)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须经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然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用_______ 的方法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 _____________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3)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甲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


              (二)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瓶中加适量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产生的_________气体增多,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说明此气体是光合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将玻璃罩内叶片取下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植物体失水的门户是_______。


              (三)如图表示发生在绿色 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中过程[ ]_____________ 的效率,写出这一过程的反应式                                   

              (2)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图中过程[ ]_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

              (3)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1 %—5 %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 ]_____________散失掉了。

            • 7.

              请观察下图,并分析回答:


              (1) 图1中的甲表示的是人体呼吸过程中的________(吸气/呼气)状态,此时膈肌________(收缩/舒张),胸廓容积________,肺内气压降低,气体被吸入。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________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 为了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同学们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________手捏紧皮管,另一只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操作方法相反。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瓶。

              (3) 当新鲜的空气进入肺泡后,__________通过扩散进入血液中,血液变成含氧多的__________血。氧气最终在细胞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释放_________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