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该植株上的白斑叶片(1片叶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绿色的,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现将该组进行如下处理: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如图,A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B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C点处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该植株可同时进行 ______ 、 ______ 等生命活动.
              (2)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 ______ .(填字母)
              (3)D区和E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 ______ .
              (4)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区进行对照 ______ .(填字母)
              (5)若设置A区和D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 ______ .
              (6)由B区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 .
            • 2.
              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某同学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该同学探究的是图甲中 ______ (填代号)活动,实验变量是 ______ 。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 ______ 运走耗尽。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
              中 ______ (填代号) 活动。
              (3)乙图的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______  (填代号).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绿色。
              (4)用 ______ 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 ______ 色。
              (5)该同学想提高她家种植的番茄产量,请你依据本探究活动涉及的知识,提出一个具体措施: ______ 。
            • 3.
               2017 年春季,山东省的很多产粮地区遭遇了非常严重的干旱,严重危害了农业生产。“春 雨贵如油”,水对植物的生命活动造成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1)今年春天,农民播种的花生出苗率很低。生物小组的同学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干 旱有关,为此设计了下面的对照实验。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总结出 ______ 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同时也发现,在适宜的条件下,B 组仍有 2 粒种子未萌发,请你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装 置
              标号
              温  度
              (℃)
              湿度 种子数 发 芽
              A 25 干燥 20 0
              B 25 潮湿 20 18
              (2)干旱会造成小麦等农作物失水萎蔫。生物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此进行了分析:植物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图1 中的[ ______ ] ______ ,该区域与其吸水功能相适应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 。而根吸收的水分会通过茎、叶中的 ______ 运送到叶 肉细胞中。小麦根尖吸收的水分,一小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例如被叶肉细胞用于 ______ 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供植株生长,其余大部分水分用于 ______ 作用。对于小麦而言,该生理活动不仅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还能作为水和无机盐运输的 ______ 。
              (3)干早会造成小麦减产。从图2中可以看出,小麦在各个时期的需水量 ______ ,其中小麦日均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______ 。
            • 4.
              图中字母A、B、C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a、b、c、d分别表示某些物质,图乙是小樱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可以拉动a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是 ______ 作用。
              (2)图甲所示的三种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在夜晚进行的是 ______ (填字母)
              (3)图乙所示活动探究的是图甲中的 ______ 活动(填字母),其实验变量是 ______ 。
              (4)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 ,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中活动 ______ (填字母)
              (5)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______ (选填“大烧杯”或“小烧杯”);用碘液染色后,未遮光部分变成 ______ 色。
            • 5.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_______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________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_______作用增强。
              (2)请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玻罩内的植物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说明光合作用可以合成_________。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作用。

              (5)1公顷树林的叶片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说明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 6.

              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学生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乙实验探究的是图甲中的[ ]活动,实验变量是_______。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运走耗尽。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中的[ ]活动。

              (3)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色,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

              (4)用碘液染色后,叶片不遮光部分变成_______色。

              (5)请你依据本探究活动涉及的知识,提出一个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过程是指植物的_______作用。

            • 7.

              2017年8月3日,北京发布高温蓝色预警:最高气温将达到37℃。在这个格外炎热的夏天里,像月季、三角梅这样喜欢晒太阳的花卉也由于温度太高,光线过于强烈,而被晒伤。下面左图就是被晒伤的月季,叶片上出现晒伤的枯斑,虽然仍是绿色,但已经发干变脆,出现明显的失水现象,感觉像被风干了一样。

                 

                 

                  植物是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散失水分,并降低叶面的温度,从而抵御高温的。当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速度大于根系吸水速度时,植物就会缺水,出现萎蔫现象。一般温度在35℃左右时,植物会用加快蒸腾作用的方式来降低叶面温度。但如果遇到持续的高温天气(超过35℃以上),植物则会关小或关闭叶片的气孔(如上图),减弱蒸腾作用,以避免高温引起过度失水。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蒸腾作用减弱后,即使环境中水分充足,根系也无法吸水或吸水速度很慢。这样的状态保持较短的时间,在环境适宜后可自行恢复;但如果时间过长,植物叶片会因为高温缺水而萎蔫枯萎且无法恢复。请分析回答:


              (1)由上文可知,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______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是_______,它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除此之外,这一作用还可以______,使植物能够抵御高温。

               

              (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区。水分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_______运输到其他器官,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也通过此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

               

              (3)植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叶片会萎蔫、出现枯斑的原因是_______。 

               

              (4)俗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为解释其原因,选择校园中的裸地、草地和灌木丛,用干湿温度计,连续测定了这三个地块的温度和湿度,取其平均值并记录于表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解释“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有______(多选)

              A.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树下温度降低       

              B.刮风可以带走大树周围空气中的热量

              C.树叶散失出的水分可以增加树下空气的湿度

              D.大树的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E.树叶散失出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树下温度降低

               

              (5)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请帮助这位同学从右图中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______(选择图中字母)。②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
            • 8.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天竺葵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情况,做了如图实验,请分析回答:


              (1)若将上述实验装置放置黑暗中数小时,挤压塑料袋,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此实验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挤压塑料袋,澄清石灰水无变化,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若观察发现塑料袋内侧有小水珠,则这些水珠来自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若该装置只探究呼吸作用,应将_____________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把该植株放在黑暗中几小时,称其重量发现减轻,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上的白斑叶片(1片叶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绿色的,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实验操作如下:

                 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如上图,A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B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C点处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该植株可同时进行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至少填两种)

               (2)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D区和E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4)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__________区进行对照。(填字母)

               (5)若设置A区和D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

               (6)由B区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任答一点)

            • 10.

              小明在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时对两个生物现象产生了兴趣,因此他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如下表,请从以下I、Ⅱ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按I题作答计分。

              Ⅰ题

              Ⅱ题

              提出问题

              植物的叶片与水分蒸发有关吗?

              植物的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吗?

              作出假设

              (1)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

              实施步骤

               

              在一盆天竺葵上选择两个大小相似的叶片(A和B),在A叶片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十林,B叶片不涂。

              用两个塑料袋分别套在A、B叶片外,密封(如上图)。

              (2)B叶片在该实验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选取三盆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分别套好密封,分别标记为1、2、3。

              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温度为5℃、15℃、25℃的环境中,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实验起始时塑料袋内氧气的含量。

              1小时候后再次测量袋中氧气含量,并记录数值。

              (2)实验中,选用黑色塑料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

              (3)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出现的将会是____袋。原因是__________。

              (4)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的。

               

              编号

              1

              2

               
                   3

              温度

              5℃

              15℃

              25℃

              氧气质

              量分数

              实验起始

              19.84%

              19.78%

              19.87%

              1小时后

              19.24%

              18.34%

              17.67%

               

              (3)分析实验记录的表格,_____℃下植物的呼吸作用最强。要想让此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需要__________。

              (4)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环境条件除了温度以外,还可能有_________。

              实验结论

              (5)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