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分析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甲、乙温度不同,看出甲温度升高了,说明甲中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了______。
              (2)根据图(一)蜡烛熄灭的是______,得出萌发的种子消耗了______。
              (3)根据图(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得出萌发的种子产生了______。
              (4)在植物体中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______。
              A.根、茎、叶  B.茎和叶的绿色部分  C.花、果实、种子  D.所有活细胞
              (5)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______。
            • 2. 如图所示,图甲是植物的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将农田一昼夜的温度变化I、光照变化Ⅱ、植物吸收二氧化碳Ⅲ的数据绘制成的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乙图中曲线变化,植物能制造有机物和不断积累有机物分别在______段内(用图中字母表示)。植物所积累的有机物会通过图甲中的[______]______运输。
              (2)曲线Ⅲ中d处凹陷,原因是夏季中午温度太高,叶片的[______]______关闭,植物吸收______的数量减少。
              (3)曲线上的c、e两点(曲线与时间轴相交点)所表示的含义是______。在a处突起的原因是______。
              (4)据图分析,在蔬菜大棚中可以采取______(任答一条)的措施来提高疏菜的产量。
            • 3.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通许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气体进出叶片的结构是通过 ______ 控制的。B过程可以拉动水与 ______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 ______ 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 ______ (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因为酒精可以 ______ 。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 ______ 内的叶片会变蓝。
              (4)如果将乙图b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必须放在 ______ 环境中。
              (5)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______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4.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结构和生理活动,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作答:

              (1)将一株长势良好的蚕豆苗放入盛有如图甲所示的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重500克,将其置于太阳光下6小时,再次测其重量为450克。该时间段内,蚕豆苗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0克;

              (2)用镊子撕取一小块蚕豆叶下表皮,将其放在载玻片上的一滴________中,并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结构,结构【c】的开闭是由【b】________控制的。通常情况下,在白天通过结构【c】进出植物体的气体有________(可多选);

              (3)该小组同学把蚕豆植株放在三种不同单色光下照射,测得蚕豆植株对各单色光的吸收值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单色光中最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

              单色光

              光吸收的百分率(%)

              红光

              55

              绿光

              1

              蓝光

              85

            • 5. 如下图所示,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内注入清水,并打开阀门,使瓶内气体进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中。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1)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发生这种变化的气体是_______。

              (2)该实验说明: 科学研究证明,这种气体是种子里的_________彻底分解时产生的。萌发的种子还能使温度计的刻度上升,这说明种子萌发时还产生了___________。

            • 6.

              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的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NaOH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生成碳酸钠),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


              (1)一段时间后,大烧杯内的氧气浓度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这是由于萌发的种子要进行______________,消耗了______________。

              (2)萌发的种子产生____________气体,并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大烧杯内的气体量__________、气压__________,使大烧杯内的气压______外界大气压,杯外的水被大气压入杯内,使大烧杯水面上升,水槽内水面下降。

              (3)你还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器官作为实验材料?____________。

            • 7.

              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1000mL玻璃瓶内装有800mL的清水,水中有一株215g的水草和2只18g蜗牛。将玻璃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1)玻璃瓶未完全装满水,上方的空间的作用为:(    )

                   A.保温                      B.检测    

                   C.蜗牛需要呼吸        D.水草需要呼吸

              (2)玻璃瓶中的蜗牛经常吃水草,但是3个月后,水草长得非常好,重量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有同学解释说,这是由于蜗牛的粪便为水草提供养料所以水草能一直生长,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出哪些物质发生什么变化?

            • 8.

              小雪利用旧洗手液瓶巧妙地设计了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萌发的种子装入瓶中,拧紧瓶盖,放置一段时间后,将滴管通入盛有        的试管中,并打开夹子,然后反复按压手柄,试管中的液体会        ,实验结果说明                     

              (2)小雪将装置内的种子更换为新鲜的玉米幼苗,然后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的窗台上,一定时间后,实施与(1)相同的操作,实验结果,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请据此分析玉米幼苗进行的生命活动有        。若要观察到与(1)相同的实验结果,应将装置放在      条件下。(填字母)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明亮      d.黑暗    

              (3)小雪发现在瓶壁上有许多细小的水珠,这些水珠来自玉米幼苗的            

            • 9.

              推理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之一。某生物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完成教材中“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的推理后,在当地现代智能温室内通过实验尝试对“同一种水果的含糖量与光照和温度有关”进行推理。下图中,甲是现代智能温室,乙是测定的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丙是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夜间温度控制在20℃和30℃时,分别测得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推理过程:

                

              (1)同一种水果的含糖量是由其积累的有机物多少决定的。图乙中,造成AB段和DE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通过该过程,水果内的有机物含量会_________;根据图乙,增加图甲中水果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2)图丙中,对比两条曲线,相同时刻,温度为______℃时,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实验表明,在同一时间范围内,温度越高,水果的________越强。可见,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图甲中水果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3)农业实践中发现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