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______ 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 ______ ] ______ 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 ______ 。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 ______ ] ______ 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 ______ (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______ 。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______ (用序号和箭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 ______ 。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 2.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发现:合理密植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应除掉所有的杂草,杂草与玉米之间是 ______ 关系.
              (2)玉米幼苗长成为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生长、分裂、 ______ 分不开.
              (3)同学们发现玉米的果穗常有缺料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______ 不足引起的.
              (4)叶片表皮上的 ______ (结构)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紧密.
              (5)合理密植可以保证玉米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 ______ ,又不互相遮挡.
              (6)如图为玉米叶肉细胞示意图,箭头表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去向.当该细胞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存在的箭头有 ______ (填序号).
            • 3.
              科研人员利用生长状况良好的菠菜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科研人员取三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指示剂(无二氧化碳时,指示剂呈紫色,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指示剂会逐渐变为红色、黄色)。取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三片新鲜菠菜叶分别放入A、B、C试管中,并做如下处理(如图1所示)。静置5小时后,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试管  A  B  C
               指示剂颜色变化  紫色 黄色 红色
              ①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______ 。通过对各试管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②A试管中指示剂呈现紫色,说明该装置中无二氧化碳,原因是 ______ 。
              ③B试管中指示剂呈现黄色,说明该装置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原因是 ______ 。
              (2)科研人员在24小时期间,跟踪测量一株菠菜二氧化碳的吸收净量和放出净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时间点是 ______ 。
              ②该曲线图能说明植物正在迅速生长,依据是 ______ 。
              ③分析曲线图上字母代表的各时间点,菠菜一天中在 ______ 时间段只进行呼吸作用。
            • 4.
              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为了研究番茄植物的生理现象,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透明密闭的小室内,放置两个培养罐,分别存放植物培养液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如装置图1.调节灯的光照强度,根据毛细管内水柱左右移动情况。绘制图2.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番茄叶片内,含大量叶绿体且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______ 。
              (2)自然情况下,过强光照会导致番茄幼苗气孔关闭,引起 ______ 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是 ______ 。要验证面茄的呼吸作用,应将该装置皮在 ______ 环境中,此时毛细管中的水柱移动方式是 ______ 。
              A.不移动  B.向左移动  C.向在移动
              (4)图2中,在b光热强度下,水柱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 ______ 。如果白天光照强度长期为b,植物 ______  (能或不能) 正常生活。
              (5)番茄的果皮颜色有红色和黄色两种,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性状。
            • 5.
              把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后,分别移入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中。用黑色袋子将A装置罩住,再将A、B两装置移入太阳光下照射3-4小时(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盆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 ______ 。
              (2)照射3-4小时后观察,A、B两密闭玻璃壁上都有水珠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3)取A、B两装置中的盆栽植物叶片各一片,用酒精隔水加热,清洗后,滴加几滴碘液观察,发现B装置中取出的叶片显现蓝紫色,而A装置叶片颜色无变化,由此可见B装置的叶片形成了 ______ 。
              (4)设置A、B两装置的目的是 ______ 。
              (5)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变量是 ______ 。
            • 6.
              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 ______ 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 ______ 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 ______ 作用增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如果用手触摸盛有种子的玻璃瓶,会感到 ______ .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阀门关闭,幼苗的 ______ 作用逐渐减弱,原因 ______ .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请完成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呼吸作用的反应式为 ______ .
            • 7.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对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以及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分工合作,做了如下探究,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一)甲、乙、丙三位同学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
              生名称 装置标号 温度(℃) 湿 度 光 照 种子数 发芽率(%)
              A 25 潮 湿 有 光 100 96
              B 8 潮 湿 有 光 100 0
              C 25 干 燥 无 光 100 0
              D 25 潮 湿 无 光 100 98
              E 25 潮 湿 有 光 5 100
              F 25 潮 湿 无 光 5 100
              表格中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 ______ 。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相比,明显的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 ______ 。在适宜的条件下,表格中A、D两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二)图一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植物所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图二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三是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一中过程[ ______ ] ______ 的效率。图三中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 ] ______ ,图一所示的过程[ ______ ] ______ 主要是在该能量转换器中进行的。
              (2)图一中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②主要是通过茎中的 ______ 运输的,②大部分通过图二中的[ ______ ] ______ 散发到空气中。
              (3)该植物体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一中的 ______ (填代号)。
            • 8.
              请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实验的知识回答:

              (1)a表示植物 ______ 的过程,b表示 ______
              的过程,b主要是在 ______ 内进行的。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______ ,B是 ______
            • 9.
              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题,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生理活动是 ______ (填字母)。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农作物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花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花生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培养液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A B C D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0.1%
              温度 20℃ 20℃ 30℃ 30℃
              培养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 ______ ,细胞内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 ______ ;为探究温度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 ______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 10.
              寿光是举世闻名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大棚蔬菜的生理活动,将A装置(内装籽粒饱满的辣椒种子)和B装置(辣椒幼苗)用透明玻璃管连接.请据图回答:

              (1)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 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 .
              (2)如果要证明幼苗的呼吸作用,必须对B装置进行 ______ 处理.
              (3)同学们从实验中总结出,可以通过提高大棚内 ______ 的浓度,提高蔬菜的产量.你知道有哪些简便的方法增加大棚内这种气体的浓度吗? 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