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所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如图2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以保持湿润,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

              (2)如果显微镜配备有A(10×)和B(40×)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_____物镜(填字母),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血液在人体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_,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小板的功能是___________。

              (4)如图2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观察者认为[2]是_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_____血管。

              图中三种血管中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_______(填血管序号)。

            • 2.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北京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
              (2)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 ______ 系统危害最大.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二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 .
            • 3.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 ______ ,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 ______ 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______
              (3)由图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 4. (8分)你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吗?请回顾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在鱼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分布。选择尾鳍作为观察的部位,是因为尾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适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上图是小鱼在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能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的是                 (    )

              A.图1    B. 图2    C. 图1和图1     D. 都观察不到

              (3)若视野中的血流方向为从右向左,则血流速度较快的血管是[   ]_________,红细胞单行排列通过的血管是[   ]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用的是小鱼的活体,要使小鱼离开水短时间内不至于死亡,需要采取的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