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1)在“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中,我们设置了明亮和阴暗两个环境。你们小组准备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通过对“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探究,你们小组最终得出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列举两点即可)


              (3)下图是巴斯德巧妙设计的鹅颈瓶实验。


              A、B两组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___ 。B组中煮沸的肉汤几天就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4)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蓝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_________。由实验可推测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的结果。

              (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回顾自己在实验中的要求和表现,你认为在探究科学实验中应具备哪些科学态度?到目前为止,你掌握了哪些实验探究方法?各列举两点即可。

            • 2.

              (一)某同学设计了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该同学配置了下列浓度的酒精进行了实验,记录下了不同酒精浓度中水蚤10s内心跳的次数。

              溶液浓度

              清水

              酒精浓度

              1%

              3%

              5%

              8%

              10%

              15%

              20%

              心跳次数

              35

              30

              30

              24

              22

              21

              18

              0

              (1)设置清水这组实验主要是起______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______,直至死亡。由此可以推论,酒后不能驾车的原因是:酒精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使人体定向功能及判断能力______(填“下降”或“增强”),从而严重影响驾驶员操作的准确性。


              (二)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大多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么形成的呢?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步骤1中最开始放入房间的绿色昆虫和灰色昆虫种类相同大小相似,这是因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有_____个变量不同。

              (2)第三代中,________昆虫的幸存者较多,这是因为昆虫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________,能有利于躲避捕食者,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3)生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这种学说是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_提出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