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夏天买回的豆腐,存放时间稍长就会变质.有同学提出,将豆腐放入冰箱中冷藏就能延长保鲜时间.小强为了验证这一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时 间 实验结果
              豆腐100g+500mL冷开水 5°C 48小时 豆腐品质不变
              豆腐100g+500mL冷开水 30°C 48小时 豆腐变酸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变量是 ______ .
              (2)设置乙实验的作用是 ______ .
              (3)导致豆腐腐败变酸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
              (4)除冷藏以外,请你再举出一个延长豆腐保存时间的办法: ______ .
            • 2.

              草莓成熟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买回来的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为了探究鲜草莓在低温下能否延长保鲜时间,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一个草莓园里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其他环境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草莓50个

              4℃

              相同

              2天

              草莓50个

              常温

              2天

              46个

              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乙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你认为乙组草莓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保存2天时间无变质的草莓,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今正是柚子成熟的季节,有同学说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究竟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樱桃番茄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浸泡溶液及时间

              其他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樱桃番茄50个

              2L蒸馏水,2小时

              相同

              10天

              40个

              樱桃番茄50个

              ①,2小时

              10天

              8个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______。
              (2)选取甲、乙两组新鲜樱桃番茄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 ______。
              (3)设置甲组的作用是 ______。
              (4)你认为樱桃番茄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____ ______ 大量繁殖。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柚子皮提取液______明显的杀菌作用。(填“有”或“没有”)
            • 4.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 ①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1)通过A组与B组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C组实验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此时的C组和A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霉菌容易传播,这是因为其产生的______轻而小、易飘散。

              (4)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和______。

            • 5.

              小红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先将一块面包分成三等份,烘干处理后分别放入甲、乙、丙 3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中,再将三个装置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处理(其他条件都相同)。

              装置

              实验
              步骤

              不滴水

              滴入少量的水

              滴入少量的水

              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min后,盖上培养皿盖

              室温培养

              室温培养

              低温培养

              请回答:
              (1)小红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______个;她在探究“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可以选用装置______和______作为对照实验。
              (2)小红将3个装置放在空气中暴露30min的目的相当于培养过程中的______这一步骤。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一段时间后,装置______中的霉菌数量最多,由此,你认为面包应如何保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相当于_______步骤,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_。

              (3)酒曲中的______________能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4)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那是因为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开始通入空气,其结果是:______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减产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密封一段时间后,酵母菌无氧条件下发酵,把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R)、二氧化碳(P)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请用虚线________画出酒精的变化曲线

              (6)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7)防止糯米饭发霉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发酵知识时,做了一系列拓展探究。请根据下列探究回答问题。

              探究一: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制作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盐水浓度/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4%

              1.6

              3.2

              3.8

              3.5

              3.4

              3.2

              2号坛6%

              1.2

              5.5

              4.0

              1.8

              1.2

              1.2

              3号坛8%

              0.5

              2.0

              1.8

              1.6

              1.5

              1.2

              (1)由实验数据可知:泡菜中的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盐水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盐水。

              (2)制作时,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泡菜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盐水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实验变量惟一。

              (4)兴趣小组在25℃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温度下,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快速繁殖,其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探究二:在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糖、水和少量酵母菌。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住(整个过程均无菌操作)。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5)试管中的石灰水会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此装置放到冰箱里,会出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探究一中制泡菜的微生物与探究二中的酵母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发酵知识后,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下柱形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玻璃杯必须密封的原因是____.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

              (3)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步骤.

              (4)本实验除_______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柱状图得出结论: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

            • 9. 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 ,小伍同学根据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原理,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_________。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甲、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牛奶的方法,后人称巴斯德为 “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