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埃博拉”成为全球多家知名新闻媒体列举的年度十大热词,有关“埃博拉”的消息至今依旧牵动人心。埃博拉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8只健康的恒河猴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②依次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埃博拉病毒属于这种传染病的____________。

              (3)B组恒河猴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这种免疫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健康的人注射流感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____________(“能”或“不能”)对埃博拉病毒产生作用。

            • 2. I.2014年新年伊始,禽流感疫情再度爆发,请依据图中疫病防控信息回答问题。

              (1)引起本次禽流感的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________(用图中序号填空);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有________(用图中序号填空)。

              (3)图中⑤所示,流感疫苗接种到人体以后,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对该流感的抵抗力,这样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

              II.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1).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条形图。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______,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___。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 3.

              I: 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同学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棒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第二步:甲再次与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 ℃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________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2)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本实验时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来验证这一结论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酵母菌培养基的目的主要是为酵母菌提供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将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三下,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________步骤。

              II. 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和9月份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薄头茧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__________发育。蚕的“作茧自缚”从获得途径看,属于__________行为。

              (2)该实验中,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温度、湿度等条件应_____。

              (3)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你认为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_____期。 

            • 4.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疾病,某科研机构用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鸡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小鸡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小鸡全部存活

              乙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死亡

              丙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存活

              丁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一周后,再给它们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丙组给小鸡注射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丙组小鸡获得的免疫类型是________。

              (2)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请预测丁组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小鸡全部存活”或“小鸡全部死亡”)。

              (3)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携带有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鸡属于________。

              (4)通过接种甲型H1N1型禽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型禽流感,原因是________。

            • 5.

              实验题: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_________________免疫.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能不能存活?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填“A实验”或“B实验”)

              (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_______,而健康人可称为___________,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_____________.

              (6)从病原体来看,禽流感属于______________传染病.

            • 6.

              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⑴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B组:                 ,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⑵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     (填“高”或“低”),则说明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⑶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            实验。

              ②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               

            • 7.

              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到一只鸡的体内,不久,该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到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到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________免疫。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到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能否存活?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

              (4)A实验中前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___,健康人可称为________。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6)禽流感属于________传染病。

            • 8.

              入春以来,一种叫H7N9新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给我国养禽业带来巨大灾难,而且该病毒能使人致病、致死。各地由于防控措施得力,已控制了H7N9的进一步蔓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经初步研究,H7N9的寄主是家禽、鸟类或人,据此判断,它应属于________病毒,是引起禽流感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

              (2)在疫区人们焚烧或活埋病鸡,此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3)某地有一批H1N1禽流感疫苗,能否用H1N1疫苗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请你帮忙完善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

              ②在甲组体内注射__________________;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感染了H7N9的活禽提取液,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健康状况。

              【实验结果】

              甲组小白鼠_______________,乙组小白鼠______________。(填患病或不患病)

              【实验结论】

              H1N1疫苗________预防H7N9禽流感。其原因是注射H1N1疫苗只能预防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免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