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打孔器获取新鲜的厚度为5mm的三片土豆,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土豆片A 土豆片B 土豆片C
              ①处理 静置 煮熟后冷却 冰冻
              ②滴加质量分数3%H2O2溶液 1滴 1滴 1滴
              ③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几乎不产生气泡 产生少量气泡
              A.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土豆片的厚度大小是该实验的因变重
              C.温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
              D.该实验可以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
            • 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3.
              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定的不同pH测定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11时,淀粉酶的活性完全丧失
              B.pH为3和9时,淀粉酶的活性不同
              C.试管中溶液的ph有13调为7后,淀粉含量明显减少
              D.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混合后,再调节各组混合液的pH
            • 4. pH对两种酶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在某一pH值下作用最强
              B.不同酶的最适pH范围宽度相同
              C.在各自的最适pH下,不同酶的催化效率不同
              D.在一种酶的最适pH范围下,另一种酶可能失活
            • 5.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于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滤纸片上需附有一定量的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2来表示
              C.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和pH是自变量,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或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 6. (2016•中山市校级模拟)如图为酶催化反应效率关系图,A→B代表酶催化效率坐标:0到100%,A→C代表温度坐标:0到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到pH=14的范围,分析不合理的是(  )
              A.GK和HK所代表的某酶的催化效率差异,其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B.KG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EF范围内
              C.JH和HK可以用来体现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不同酸碱溶液环境下的反应特点
              D.某酶因为温度改变从JH偏移为JG,那么在AE和EC之间各有一个温度取值
            • 7. 如图图中的甲图表示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图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pH=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②人的淀粉酶活性随PH值的降低而渐渐升高
              ③乙图中,适宜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B
              ④乙图中,无法确认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
            • 8. 以下对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中,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 9. 下列有关NaOH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还原糖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NaOH溶液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NaOH溶液是为了测定CO2含量
              C.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使用NaOH溶液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
              D.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调节酸碱度
            • 10.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后,想进一步探究在一个小区间内的两个温度t1、t2(t1<Tm<t2)条件下的酶的活性,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4支试管,编号A、B、C、D,向A、B两试管中各加5mL 5%的淀粉溶液,向C、D两试管中各加入2mL淀粉酶溶液,将试管A、C和试管B、D分别置于温度为t1、t2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C、D两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到A、B两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各自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请分析回答:

              (1)图1中Tm为酶的 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______ (写出两种即可).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溶液中的淀粉及其分解产物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如图2).
              实验步骤:
              ①从试管A、B中取 ______ 的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液面高度;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______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______ ,则温度为t1时淀粉酶的活性强;
              ②如果 ______ ,则温度为t2时淀粉酶的活性强;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