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是______,通常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要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后再加到洗衣粉中,原因是______,这是否实现了将酶固定化______(是、不是)。
              (2)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如图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3)如表是围绕加酶洗衣粉的一项研究结果:
              温度/℃ 20 30 40 45 50 60
              普通洗衣粉去污力/% 15 18 20 21 21.5 22
              加酶洗衣粉去污力/% 30 40 48 50 48 37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②______。
              (4)在使用加酶洗衣粉过程中,对于特别脏的衣服、较大的洗衣量,写出两项提高洗涤效果的措施:①______;②______。
            • 2. 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中如何设置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哪些因素应该保持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判断不同温度下果胶酶活性的高低,除利用果汁的体积作为检测指标外,还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4)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在图中绘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大致曲线图。

               

            • 3. 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污布类型2、3的实验处理,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结果能否判断: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衣料不适宜用上述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___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5)某兴趣小组欲在原实验的基础进一步探究:加大酶用量可否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此时,研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而其他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相同。

            • 4.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_________________。

              (2)2、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4)在1、2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______变量。

            • 5.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A、B、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A组产物总量____,B组产物总量______ ,C组产物总量_____。

            • 6.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37℃水浴;pH=8

              2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3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0℃水浴:pH=1.5

              (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_________________。

              (2)2、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4)在1、2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______变量。

            • 7.

              重金属离子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变性,为验证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表(已知SO42-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请回答:

              (一)实验步骤

              (二)讨论与分析

              (1)实验中设置试管乙的目的是_________,步骤1中A处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中“适宜的温度”最好为___________。

              (2)两支试管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试管甲呈_________色,试管乙……。

              (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液中_________的稳定。

              (4)有同学提出由于CuSO4溶液呈蓝色,用上述步骤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请你提出另外一种检测方法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检测方法:取出试管,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1 mL,60℃恒温水浴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②预测结果:甲管……;乙管出现________________。

            • 8.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其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_倍,放大是物体的__________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可用__________染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________色。

              (3)脂肪检测中,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0.3g/mL蔗糖溶液浸润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产生了质壁分离现象,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_____________。

              (5)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酶活性属于____________(填“自变量”、“因变量”或“无关变量”)。

              (6)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0分)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体表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运动能够引起鱼类体色的改变,研究中通常采用不同的色素细胞指数等级来表示色素颗粒扩散的程度。
              (1)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鱼类的眼和松果体作为  接受这一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  ,经分析综合最终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  ,使体表颜色加深。由此可以看出:鱼的体色受  的调节。
              (2)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显微镜、载玻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肾上腺素,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深到浅依次是  
              第四步:再取另一条鲫鱼,用其体表同一部位的鳞片制成多个  ,分别用适宜浓度的上述物质进行处理,10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鳞片内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运动的情况,记录各组鳞片的  ,从而定量分析相关物质对鱼体色的影响。
            • 10.

              某同学用含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为       。该实验中            ______________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        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3)蛋白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            

              (4)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        

              (5)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应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