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加深对番茄的了解,小明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中甲图是小明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乙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为了在视野中看到更大的细胞,小明应转动乙图中的[______](填字母),选择放大倍数更大的物镜。
              (2)番茄果肉属于______组织,富含维生素______,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3)番茄果实中有许多种子,这些种子由______发育而成。
            • 2. 甲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该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示例:[⑤]细胞质)。

              (1)若甲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往往能看到细胞呈紫色,这些色素一般存在于乙图的[______]______中。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填“生理盐水”或“清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被称为人体“第七类营养素”的膳食纤维中富含纤维素和果胶,是构成植物细胞[2]______的主要成分。
              (4)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5)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变化且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 3. 汞元素超标对生物体有严重危害,为监测矿区附近某作物种植区域的汞元素含量,科研人员开辟苋菜种植试验地(苋菜能富集汞元素)进行监测。如图甲是苋菜种植试验地的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式图。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2)若土壤中汞元素在物体内会富集,则该生态系统内,青蛙与苋菜相比,体内汞含量较高的是______。
              (3)科研人员还测定了汞离子(Hg2+)对苋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比较图1和图2,发现汞离子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与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变化趋势相似。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淀粉酶活性与种子发芽率具有相关性的原因。______。
            • 4.
              下面图一是細胞的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图二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 ______ 过程;经过B过程形成了 ______ 。
              (2)叶肉细胞与图中所示细胞相比。还有 ______ 等结构。
              (3)图中正常体细胞中含有a条染色体,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 ______ 。
              A.a→a→a B.a→2a→2a C.a→2a→a D.2a→2a→a
              (4)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④]遮光器和[ ______ ] ______ 。
              (5)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______ ] ______ 。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为了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 ______ 移动至视野中央。
            • 5.
              学习植物时,同学们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诗词,如:“早秋惊落叶”、“冻雷惊笋欲抽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花褪残红青杏小”、“霜叶红于二月花”……并进行了一些有关植物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到秋天落叶,这是植物适应 ______ 的结果。
              (2)笋是竹子的地下茎(竹鞭)长出的幼芽,可以发育成竹子,这是因为芽中有 ______ 组织。这种繁殖方式可以保持母体的 ______ 特性。
              (3)与红豆杉的种子相比,杏树种子外有果皮,果皮是由花中 ______ 发育而来的。
              (4)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环境因素中,同学们选择同种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
              A组:50粒种子+20°C+浸没在水中;B组:50粒种子+20°C+潮湿的环境;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 。
              (5)取一段带茎的绿叶,把它放在水中剪断。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一段时间后,变成了“红叶”。这主要是茎、叶中 ______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物质的结果。
              (6)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和闭合会影响到植物的 ______ (填序号)。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
              (7)利用电传感器测定某植物在恒温30°C时,不同光照强度下,呼吸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
              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C时,B点将向 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 6.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          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                

              (5)在大豆种子萌发时,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最终发育成茎和叶。

            • 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呼吸系统直接进入血液,对健康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城市车流量是否相关,同学们选不同时间段,对城市空气进行采样,检测PM2.5的浓度,统计结果如下表(单位:μm/m³):



              请分析回答:

              (1)PM2.5进入肺的“旅程”是:鼻→        →喉→             →支气管→肺

              (2)该探究实验中,               为实验的变量,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3)对三组数据进行求平均值的处理,这是为了            

              (4)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           ,PM2.5的浓度越             

              (5)由此,对我们日常出行的启示是:                

            • 8.

              分析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

              校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叶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有时候还看到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钻出一两条蚯蚓,特别是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却能引来一群蚂蚁把蚯蚓搬走;校园里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

              (1)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的             关系,动物间的                   关系。

              (2)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有                                        两类。

              (3)蚯蚓生活在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这说明了                 生物。

              (4)“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反应了生物                   ;“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目的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