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议论文阅读
                                              读书可戒躁
                                                沐 沂
                ①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一如往年,又引发一番愧疚、反思乃至片刻的警醒,也难免有人援引数据,说明国人阅读率与西人之差距悬殊云云.然此日一过,依然故我.
                ②常听人说的借口是“忙”.古人也很忙,但人家琢磨出个“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尽管有好事者论证,此“三上”都不健康,但至少说明,读书在古人那里,已是一种习惯.如果说“老黄历”不堪一翻,再看看国外.有常出国者慨叹,在某国上班早高峰的地铁里,为生计奔波的青年人手一本书,把整个世界读得一片安静.其实,“忙”很多时候会变成“盲”与“茫”,刚刚关上电脑,顺手拿起手机,刷了一会微博,忽然想起一直追的电视剧更新了,还有一档综艺节目没看,反正这个时代不缺少娱乐元素,足可以把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③也有理由是“读书无用”.时代飞速向前,要想不被抛下,必须全力奔跑,无形压力让“成功”焦虑蔓延开来,成名要趁早、赚钱要趁早,“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40岁不赚够4000万,就不要来见我了”等各类说法可为佐证.“颜如玉”和“黄金屋”只是一种传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却未必是我成功的阶梯.此类拿功利主义套读书的做法,让人们变得短视,要么干脆不读书,读也要读“有用”的书,于是图书市场“虚火”,各类成功学、营销学、厚黑学、养生学书籍层出不穷,人们捧读各类“圣经”“宝典”“红宝书”,在知识中寻找改变命运的路径.
                ④用娱乐把时间填满,结果可能还是空虚;靠读几本书便要成功起来,也许只是缘木求鱼.两种理由,一言以蔽之,浮躁.我们常说时代浮躁,但于个人,浮躁却是万万要不得的.“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或可再加上一句,神不凝则万事难成.
                ⑤浮对之以沉,躁对之以静,真正的阅读,正可用来获得一种沉静的心态.古人把读书比作磨剑,“十年磨一剑”,磨的应该就包括心性.苏东坡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法,概其要,就是把书本当“敌人”,每次只集中精力,“消灭”一面之敌,反复研读,自可威风八面--智慧如苏子,读书亦只能用慢功夫和“笨方法”.
                ⑥总之,读书可戒躁.是的,一本书就是一扇开启心灵的大门…(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针对        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    
              (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语段加横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概括选文第②语段中除“古人‘三上’读书”以外的两个事实论据(每个论据的概括不超过10个字),并分别分析其论证作用.
              (4)请根据文意和选文结尾加点的句子,仿写一个句子.
            •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王丽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
              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象时代.众所皆知,图象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选自2013年5月1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个宝藏”指代什么?“这个宝藏”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
              (2)比之图象,语言的优势在哪里?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
              优势:    
              特点:    
              (3)在作者看来,划线句“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的观点,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于丹
                ①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
                ②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③宁静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④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位木匠把手表掉在半人高的刨花里,让众多徒弟去找,大家乱哄哄地找,怎么也找不着.后来他的儿子独自在夜里静静地听手表走动的响声,始终找到那块手表.事情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
                ⑤《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⑥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动着,躁动着,这样的人能静下来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⑦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仅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说它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选自《趣品人生》,有删改)
              (1)阅读②④两段,注意划波浪线的两个论据,完成表格内容.
              论据证明观点论证方法论据特点论证作用
              《菜根谭》名言心平气和能发现生命的质量    具有权威性    
              木匠儿子找手表    举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    
              (2)第③段中,“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与“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能否对调?为什么?
              (3)第⑥段,把加点的词“太多”删去,行不行?把划线的反问句“这样的人能静下来”改成陈述句,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4)你身边也有一些人不够“宁静”,请举例说明,并为他们提出建议.
            • 4.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世界读书日.中国的寂寞呼唤
                  ①没有任何意外.翻了许多报纸和逛了几个知名网站,除了少数几个媒体,传媒世界似乎根本就不知道4月23日是什么日子.我也是迟至去年,才从热心于推动中小学阅读的朋友那里记住了4月23日.l 2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我们引进了许多节日,但这个节日却备受冷遇.有调查表明,我国知道这个节日的人仅有6%.
                  ②知不知道“世界读书日”并不重要.在没有这个节日之前,全世界的书虫说不定比今天还多.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个正快速前进的民族来说,社会上有多少人真诚地热爱书籍,有多少人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望,有多少人身上熏染了书香?
                  ③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数据: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l 8~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居然“不习惯”读书.
                  ④我以为这些依然还是比较乐观的数据.在我所见过的家庭里,可以有高清晰度的电视、高档的家具,但很可能看不到书架,找不见书影.而一些农村,除了中小学课本,绝大多数家庭没有收藏任何书籍--那里是书的荒漠.
                  ⑤此外,我们还把阅读极力功利化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几乎尽人皆知.从上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孩子就被告知:读书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挣得一个好的前程.几乎没有家长、老师会说:读书也可以只是为了心灵的快乐.只是为了寻求生活的意义.于是读书的功用就被窄化为追求“黄金屋”“颜如玉”,一旦目标达到,就弃书籍如敝屣.
                  ⑥书香酿造文明.西方哲人说:“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其为知识而知识的态度令人敬畏.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孜孜不倦地求知并用知识改变实践,本身就是幸福.文明之所以不坠并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读书分子前赴后继.遗憾的是,每当检讨我们悠久的历史,一些人就只看到专制或者是称霸世界的经济规模、四大发明,而不注意古代士人对于民族精神血脉接续的关键作用;探寻别国崛起的根源,就只对政治、经济的因素兴奋莫名,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视而不见.
                  ⑦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再不能忽略心灵、精神,就再不能仅仅崇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逻辑.
                  ⑧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必然需要“熏”出新一代的读书分子,更准确地说,是需要培育出新的一代文化心灵:他们将给予书籍必要的敬意,他们对知识和生活怀有同样的热情,他们经常与历史、现实中最优秀的心灵对话,他们将浇灌出我们时代伟大的书业~一有伟大的书业,才有伟大的时代.
                  ⑨4月23日,或许需要这样寂寞的呼唤.
              (1)文章主要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阐明了    的观点.
              (2)作者指出我国在读书方面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    ;二是    
              (3)阅读第⑤⑥两段,按要求做题.
              1)说说作者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2)请为第⑥段再补写一个论据.
              (4)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链接】
                  孩子是最应读书的,但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普遍存在问题,由动画片改编的“电视书”最受孩子追捧.此外,如漫画、鬼怪类书籍等,在孩子们中间也很有市场.一位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作家感叹道:现在的学生只有时间去看“作文辅导”“习题解答”,或者只看那些轻松浅薄的读物,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那些对他们的心灵有着养育作用的经典名著.
                                                                                 (节选自《半月谈》)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上述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你为学生阅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盘,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选自《季羡林随想录》,有删改)
              (1)对文中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2)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要这样写?
              ②作者提出的“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有什么现实意义?
            • 6.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问题.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
                                                  郝铭鉴
                  ①这些年来,关于社会阅读率的调查,有关部门做得很认真,很细致,逐年公布.每次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建立中国读书节的倡议也随之提出,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一调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看出民族的精神走向,为出版计划的制订、文化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照系.然而,我们应该明白,阅读力是阅读率的基础.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所以,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②所谓阅读力,笔者认为,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阅读力的现状为何?个人不敢妄加判断,但我也不想讳言,确实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
                  ③比如,在中学教材里,鲁迅正面临挑战.他的文章虽不如“谣传”那样“大幅削减”,但确实“有所调整”.《药》啊,《为了忘却的纪念》啊,这些传统篇目已淡出视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说是因为中学生“读不懂鲁迅”.校园里流行的一首顺口溜便是证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年鲁迅的文章一经刊载,读者奔走相告,先睹为快;而今鲁迅却成了一种障碍,一种压力.世事变迁,让人感慨系之.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有种种原因,但阅读力的下滑,应该算做一条吧.
                  ④比如,在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古人说过,“读书必先识字”,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外语说得很溜,汽车开得很酷,电脑玩得很转,恰恰是“识字”这一环节成了弱项.什么叫“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做出租车的车费;什么叫“狡兔三窟”---抓一个狡猾的兔子要挖三个洞…这类让人喷饭的答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是喜剧;出现在一群人身上,则成了悲剧.凭借这样的语文水平,阅读自然便成了奢侈.
                  ⑤比如,出版市场上“图”书大受青睐,不仅有动漫、绘本,还有“画说”、“图解”.我们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出版物形态的改变,反映了出版技术和出版观念的进步,我们是应该举双手欢迎的;但是从阅读主体来说,则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其中有阅读力下滑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读图,是因为他们只能读图.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阅读率虽在保持,阅读力却在萎缩.
                  ⑥笔者以为,保护阅读力、提升阅读力也应该是一项当务之急.阅读力当然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是这种阅读实践不能被娱乐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是一场知识挑战,一种思想训练.让我们从认真读书开始吧.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和网民聊天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⑦“多读书吧”,温总理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明天.
                                                           (选自2009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略有改动)
              (1)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第②段中的“不祥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项列举.
              (3)第⑥段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话,作用是什么?
              (4)联系以下材料并结合全文,选出下列关于提升阅读力的做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①调查显示,2008年,全国只有5.6%的国民知道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
              ②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新闻出版总署也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
              ③当下,与功利性的阅读相比,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阅读时常面临尴尬的局面.而各种“升职记”“营销三十六计”“商战孙子兵法”之类图书却受到都市白领追捧.
              A.加强舆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身边的阅读活动,自觉加入到阅读活动中来.
              B.倡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C.重视阅读实践,把知识积累和思想训练结合起来,让娱乐远离我们的阅读实践.
              D.摒弃功利化阅读,多读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 7. 阅读《伟大的证伪》,完成下列各题.
                                         伟 大 的 证 伪
                                              孙振华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话被当成真理说了好多年.
                直到有一天,人们在澳大利亚的某个地方发现了白色的乌鸦,于是,真理变成了谬误.只要世界上存在一个例外,“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是一个错误的陈述.
                提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人,原本是想说出一个真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被当成了真理,可是到了白乌鸦被发现的那天,证明这个说法不对,这种否定的证明就是证伪.
                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波普尔,在他著名的“证伪主义”理论中,对真理有一个解释.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可能被证伪的理论.如果一个理论自满自足、颠扑不破,没有被证伪的可能,那它就不可能是真理.
              还有一个公论:沙漠里的鸵鸟,发现危险以后,便将头埋进沙里.这个说法是罗马历史学家普利尼奥最先提出来的,据说,他是欧洲第一个见到鸵鸟的人.后来,人们证明,鸵鸟之所以把头埋进沙子里,并不是因为躲避危险,而是在用嘴挖洞,准备孵蛋.
                这个已经成为公论的说法尽管被证伪了,但它曾经是真理,理由是它可能被证伪--事实上也的确被证伪了.所以真理就是不断提出假说,不断被证伪的过程.
                最近,中国考古学界有一个重要的证伪,专家花五年时间得出结论,历史上的“阿房宫”其实并未建成.
              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就开始对阿房宫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结果证实,阿房宫现存遗址只是没有建成的前殿,共50万平方米,相当半个平方公里.同时,考古发掘还证实了,这里并没有大火焚烧的痕迹,除了前殿遗址之外,就只有东汉的瓦砾.可见,历史上所有关于阿房宫的说法,只不过是在想象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
                人类知识的进步,就是从不断的证伪中推动发展的.历史上有许多以讹传讹、添枝加叶的说法,通过证伪而逼近真相.前两年,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证实,“从太空的确看不到万里长城”,这也是一个伟大的证伪,它破除的,也是人们心中的某些虚妄.
                只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说法被证伪了,往往让人觉得扫兴,甚至有点伤自尊.但是,证伪改变了传统的说法,纠正了谬误观念.敢于证伪和承认事实,无论如何比不敢面对现实、自欺欺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摘自《深圳商报》,有改动)
              (1)通读全文,概括文中用来证伪的例子.
              ①天下乌鸦不是一般黑.
                  
                  
                  
              (2)文中对“真理”有新的论述,请你摘录下来.
                  
                  
              (3)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证伪”的“伟大”之处.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贵在养成良好习惯
                一位已经卸任的哈佛大学校长告诉他的学生:“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则二十年后,必判若两人.”这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告诫,说明学习成才贵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何谓习惯?字典的解释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常常接触某种新情况而逐渐适应,也称为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利的习惯.激励大师金克拉说:“良好的习惯是你能够拥有的最好的素质,尤其在事业上.”他总结了使他事业和人生皆臻化境的因素:自律,努力工作,判断力,诚实正直,守信,以及富有感染力的幽默感.这些素质是任何成功人士都必须具备的.
                有人说:“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是人后天的全部本性.”这是从生物学角度对习惯作出的更为本质的分析与判断.生物学家告诉人们,不断重复的习惯性行为,往往会转变为一种肌体的内在的机能和行为倾向,这是一种生物的内在本性.人们从小就接受这样一种教育、培养和训练,那就会使人每一天的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利于人每一天的生活.因此,人们要做到尽可能地把一些有益的行为转变为习惯性的、自觉的行为,抵御和避免一些不利的行为.
                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自己的职责,也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深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习惯决定命运.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曾对1200名失败人士进行过调查,当被问及他们失败的原因时,几乎95%的人都认为“不良的习惯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习惯就像地球的引力一样,无处不左右人们的生活.人们平时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良好习惯需要培养.据说,柏拉图当年曾经因为某件小事责备过一个小孩.小孩委屈地说:“就因为这点小事,你就责备我吗?”柏拉图严肃地回答说:“如果养成了习惯,可就不是小事了.”每个人的所有行为,即便是极其小的细节,都会被一种我们觉察不到的东西记录下来,这东西便是我们自己所养成的习惯.比如,每天同一时刻开始读10分钟书,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每当这一时刻即使事先没有做好准备,你也会进入同样的精神状态,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人们习惯在早已习惯的轨道上滑行,习惯在习惯的人与事中穿梭.可以说,习惯是一种行为的本能.
                抑制坏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关键在于自我节制.正如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所说:“如果今天能做到有所节制,下次就容易做到,再下次就更容易做到.因为习惯能改变人的本性.它要么能阻止人性中的邪恶,要么使其更为放纵.”年轻人更需严格自制,不能放纵自己,不能养成懒散的习惯,贪玩好乐的习惯.而要积极进取,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需从规范自己的每一个细微的行为开始.
                                                               (选自《成功之路》2009年第3期,有删改)
              (1)选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怎样理解“习惯就像地球的引力一样,无处不左右人们的生活”这句话?
              (3)画线句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第三段论述了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
              B.习惯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不能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C.“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则二十年后,必判若两人.”这句话强调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年轻人更要严格自制,积极进取,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5)有同学认为“人无完人,有点毛病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 9. 阅读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就是阅世
                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
                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
              ③其实,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特别是,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并因这种不及,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
                ④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于是,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而这种贫薄与匮乏,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⑤但我们也不失去希望.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
                ⑥契合着个人的经历,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
                ⑦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作者汪涌豪,有删改)
              (1)文章第③段有一句话具体解说了“阅读就是阅世”,请把这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作者开篇举自己年轻时阅读的事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在第④段说“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精读本段,写出“令人担忧”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4)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结合“读书可以改变人”这句话,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任选一句)
              ①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
              ②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我理解(    )句:    
              (5)作者说“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请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名著中任选“一个情节(细节)”或“一个人物”,叙述你在阅读过程中(类似的情感或认识的变化).(不少于80字)
            • 10. 阅读《“道德血液”不应缺失》,完成下列各题.
              “道德血液”不应缺失 
                                                何  勇
                ①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一个只会赚钱、抛弃公众利益的企业家绝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最终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②经济和道德,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二者实际上是统一的.前者依附于后者.作为企业家,守不住社会道德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利润,谈不上企业的发展. 
                ③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④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自古以来即强调商家的道德修为,追求“儒商”,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儒商”,则把儒家追求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有着正确的义利观. 
                ⑤企业家的性格,决定产品的品质;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寿命.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实践,产生了一大批负责任、担道义、求创新、创品牌的民族企业家.汶川大地震后,无数企业家的义举,已说明这一点.
                ⑥但也有一些企业家,见利忘义,见钱忘责,置广大消费者利益、安危于不顾,追求昧心的利润.最近的三鹿劣质奶粉,以及此前的“苏丹红”、“瘦肉精”等影响恶劣的事件,都是企业丧失基本道德后的“恶果”. 
                ⑦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企业家的竞争力、公信力和道德水准,从来就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它关乎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些知名企业、百年老店,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得到社会信任,就是因为除了遵纪守法外,还将道德,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而反观那些曾红火一时的短命企业,多是只顾及蝇头小利、缺乏长远眼光之辈. 
                ⑧当然,除了企业自律,政府、社会对企业的他律约束是必须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是必要的,但监管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制度也有漏洞.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掉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忘记企业家的道德意识. 
                ⑨除了追求利润这个天然基因,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担当起一个社会法人的责任,最基本的要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要承担起对员工,对股东,对社会公众,对环境应负的责任;有作为、有追求的企业家,还应肩负起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的责任--这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担负起的义务.
                                                                       (摘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

              (1)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写出第⑦段的中心句.
              (3)分别写出文中采用的正、反事实论据.
              正面论据:    
              反面论据:    
              (4)文章开头和结尾论述真正企业家标准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5)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掉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忘记企业家的道德意识.(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