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_____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

              (3)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 kJ。

            • 2.

              甲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乙图是某个食物网,请回答:

              (1)写出甲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甲图具有,而乙图没有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甲图中D可代表乙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4)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生产者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___ mg。

            • 3.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营养结构             和         

              (2)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其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若农作物所固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总量为a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能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 kJ。

              (5)分析上图,用箭头、文字、字母完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 4.

              当植物被害虫危害后,感染部位会产生水杨酸(SA),后者能诱导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以吸引害虫的天敌,从而形成间接防御反应。水杨酸甲酯( MeSA)被植物吸收后可转化为SA。科研人员通过在无公害茶园喷施不同浓度的MeSA溶液,分析害虫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密度的变化,以期为茶树害虫的无公害治理提供依据,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MeSA

              /mmol·L1

              处理时间

              /h

              植食性害虫

              /头·0.25 m2

              捕食性天敌

              /头·0.25 m2

              寄生性天敌

              /头·0.25 m2

              益害比

              天敌数∶害虫数

              0

               

              24

              338.2

              6.5

              13.8

              1∶16.7

              48

              586.6

              13.8

              22.3

              1∶16.2

               

              0.1

              24

              305.3

              9.4

              17.5

              1∶11.3

              48

              515.7

              13.2

              33.4

              1∶11.1

              0.2

              24

              8.8

              11.0

              23.2

              1∶8.7

              48

              436.3

              18.8

              40.4

              1∶7.4

              0.4

              24

              273.6

              12.7

              19.4

              1∶8.5

              48

              332.3

              15.6

              36.5

              1∶6.4

               

              0.8

              24

              259.6

              8.8

              15.2

              1∶10.8

              48

              327.5

              12.1

              34.6

              1∶7.0

              (1)水杨酸甲酯诱导茶树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信息,它引起植物形成间接防御的现象可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功能。

              (2)寄生性天敌在该茶园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MeSA处理后,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植食性害虫________(能/否)产生一定的驱避作用。与24 h相比,处理48 h对天敌诱集的效果________。

              (4)研究表明,MeSA最佳处理浓度是________。

              (5)利用MeSA进行害虫防治,除可以减少农药污染外,还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5. 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______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 ______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虑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 ______ ,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 ______ ______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 ______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 ______ ______ 进行调控.
            • 6. 2016年9月南通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图甲是某海洋区域中的大黄鱼种群数量和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关系;图乙是该海域能量流动简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分析,在c点时大黄鱼种群数量将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影响鱼类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3)图乙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    是分解者。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4)野生大黄鱼几乎已经濒临绝种,为保护野生大黄鱼,最好的措施是    。为满足人们需求,一些地方采用深水网箱的方式进行人工养殖,在答题纸相应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大黄鱼种群的情况。

            • 7. 为研究氮、磷等营养盐条件对微藻(微藻是对形态微小的单细胞藻类的统称)生长的影响,科研工作者选择几种常见微藻做了相关实验。选取可作为对虾食物的指数生长期的青岛大扁藻和牟氏角毛藻,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氮源和磷源各设置5个水平(从N1~N5,氮含量逐渐增大;P1~P5,磷含量逐渐增大)。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14d后,取样计数,处理统计结果,其中混合培养时两种藻细胞数占单独培养时的百分比如下图。请回答:

              (1)据微藻生活习性分析,其培养条件必需有适宜的________以及pH、温度、盐度等条件。微藻计数常采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中数据分析,混合培养条件下两种藻存在__________关系,这种关系在5个水平的________源培养条件下最典型。

              (3)若选用青岛大扁藻作为对虾养殖的饲料,数据统计表明对虾的收获量总是远小于取食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青岛大扁藻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对虾养殖过程中投放不同藻类的能量转化效率,现用青岛大扁藻和牟氏角毛藻分别单独喂养对虾进行对照,过程中除了考虑两种藻类的投放量以外,还要分析统计对虾对这两种藻类的______________差异,该过程是对能量转化效率在________层次上进行的研究。

            • 8.
              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______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 .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 ______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虑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 ______ ,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 ______ 、 ______ .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 ______ .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 ______ 、 ______ 进行调控.
            • 9.
              某小型湖泊中存在如图甲所示的营养结构,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丙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回答:
              (1)图甲中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是 ______ .
              (2)若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是植食性:肉食性=3:1,则将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______ 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所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 .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
              ①首先培养绿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理由是绿藻体内的 ______ .
              ②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______ 比例高, ______ 短,能量利用率高.
              (5)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______  kJ/(cm2•a).
            • 10.

              下图1是由于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富营养化后科研人员对某些浮游生物量季节变化的研究统计,图2是梅梁湾湖区春季水体中存在的某种食物网,图3是五里湖区域某乡村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图1可知:一年中梅梁湾的浮游植物生物总量比五里湖的浮游植物的生物总量                 ,一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的去向有                     

              ⑵图2中没有反映出的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是                ,若食物网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各条食物链传递到G的能量相等,则G增加1kj的能量C至少含有        kj的能量。研究还发现,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常小于10%,其原因可能是                   

              ⑶据图3可知:构建此农业生态系统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生态农业的能量利用率高于自然生态系统,从营养结构角度看原因是                    ,从能量流动方向看,是因为在生态农业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里,还有一部分以                      的形式流向了人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