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若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那么田鼠所同化的能量中以遗体残骸的形式流入分解者的有______J/(hm2•a)
            • 2. 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______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 ______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虑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 ______ ,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 ______ ______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 ______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 ______ ______ 进行调控.
            • 3.
              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______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 .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 ______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虑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 ______ ,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 ______ 、 ______ .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 ______ .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 ______ 、 ______ 进行调控.
            • 4.

              某生态系统的成分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由于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故不能构成群落。

              (2)图中仙人掌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成分)。

              (3)若该生态系统被某重金属污染,该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并对鹰造成严重危害,这种现象称为         

              (4)要获得该生态系统老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               法进行调查。

              (5)某段时间内调查发现蛇的数量有所下降,但鹰的数量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                  能力。若由于气候原因导致蚱蜢数量迅速增加,但当达到或者超过             ,就会维持在该值上下波动。

            • 5.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蛇占第   营养级,图中昆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同化的能量.

              (2)对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言,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

              (3)如果大量捕蛇,鼠种群的 K值会________,会引起农作物产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4)在研究该农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采用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

              (5)该生态系统的全部生物构成了________.当植物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 6.

              根据《必修三》所学内容填空:

              (1)在人体中,内环境的稳定状态是指内环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都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进行。

              (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

            • 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郊游的机会,对当地某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水稻田中有稗草等杂草和蝗虫等动物。蝗虫、田鼠以水稻、稗草为食,蛙以蝗虫为食,蛇既吃田鼠也吃蛙。

              (1)请将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补充完整。

              (2)           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是生产者。蛇在此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            

              (3)对田鼠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中被捕捉的动物实际更难再次被捕捉,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________(“大”或“小”或“不变”)。

              (4)如果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为了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水稻,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你会向农民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至少提出两条)                    

            • 8.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表示草原生态系统,该图中还欠缺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___________角度分析,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

              (2) 如果青蛙从蚱蜢和蛐蛐处同化的能量为1 000 kJ,蛇从青蛙处同化的能量100 kJ,则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_______(>,=,<)10%;如果鹰的食物来源及比例:青蛙∶蛇由1∶1变成4∶1,则鹰同化1 kJ能量,可以少消耗能量________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3) 该草原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碳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

            • 9.

              下图1是由于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富营养化后科研人员对某些浮游生物量季节变化的研究统计,图2是梅梁湾湖区春季水体中存在的某种食物网,图3是五里湖区域某乡村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图1可知:一年中梅梁湾的浮游植物生物总量比五里湖的浮游植物的生物总量                 ,一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的去向有                     

              ⑵图2中没有反映出的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是                ,若食物网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各条食物链传递到G的能量相等,则G增加1kj的能量C至少含有        kj的能量。研究还发现,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常小于10%,其原因可能是                   

              ⑶据图3可知:构建此农业生态系统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生态农业的能量利用率高于自然生态系统,从营养结构角度看原因是                    ,从能量流动方向看,是因为在生态农业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里,还有一部分以                      的形式流向了人类。

            • 10.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 ______ .
              (2)蛇属于 ______ 消费者,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 ______ .
              (3)蛇和鹰的关系是 ______ .
              (4)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导致蛇数量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 ______ .
              (5)给牧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其中A为 ______ .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 ______ (高于、低于)前两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