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A.
              B.
              C.
              D.
            • 2.

              在“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方法研究中,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  ()                                          

              A.起重复实验的作用                      
              B.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
              C.研究响尾蛇对死的老鼠是否袭击  
              D.与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
            • 3.

              以下是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处理,请分析作答:

              ⑴你认为____ _号瓶中的种子将会萌发。

              ⑵①号与②号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     ;①号与③号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     ;①号与④号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       。①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

              ⑶实验中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是为了                             

              ⑷从以上实验结果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是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 4.

              为确定蜜蜂和熊蜂哪一种更适合给温室大棚中的农作物传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熊蜂和蜜蜂访问花朵的行为(简称访花行为)进行了研究。

              (1)熊蜂和蜜蜂访花是为了获得花蜜或花粉,花粉是在雄蕊的_________中形成的,花蜜由蜜腺分泌。熊蜂和蜜蜂在采食花蜜的同时,身上会沾上花粉,当它飞到同种植物的另一朵花上时,身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_________上,就完成了传粉。

              (2)同学们根据温室中一天的温度变化规律,将一天中的温度划分为四个区间,T1≤14℃、14℃<T2≤19℃、19℃<T3≤24℃、T4>24℃,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得到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果。

               注:访花时间为访问一朵花所需时间,即从接触一朵花到离开该花所用的时间。访花间隔时间为访花昆虫在连续访花时,从离开上一朵花到降落在下一朵花所间隔的时间。

              ①同学们调查访花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时,可以利用_________来计时。记录得到多个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的数据后,要取_________,计算得到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作出图的曲线。

              ②由图可知,温度对_________的访花行为影响更明显,当温度在_________区间时,熊蜂的访花时间最短。

              ③同学们依据蜜蜂的访花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进一步计算出蜜蜂的访花频率(5分钟时间里访花的总次数),如图3。请你用相同的计算方法计算熊蜂的访花频率,将计算结果画在图3所示坐标图中。

              ④依据访花频率,同学们初步判断_________(填“熊蜂”或“蜜蜂”)更适合作为该大棚农作物传粉昆虫。

              (3)有同学提出,为了使结论更科学,还需要进一步获得其他研究的数据。同学们想到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熊蜂和蜜蜂的携粉量(携带花粉量)或访花偏爱性(喜爱访问什么样的花朵)。

              问题1:研究熊蜂和蜜蜂的携粉量。_________。

              问题2:研究熊蜂和蜜蜂的访花偏爱性。_________。

            • 5.

              2015年3月1日,柴静推出的公益作品《穹顶之下》席卷微博和朋友圈,100多分钟的视频,让我们对雾霾心生畏惧,而又无可奈何。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PM2.5被吸入人体不易被阻挡,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进入肺泡的PM2.5可迅速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颗粒上附着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1)PM2.5随气流依次经过呼吸道的鼻→        →喉→气管→支气管,最终进入肺,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         (填“收缩”或“舒张”)。

              (2)肺泡壁和毛血管壁都只有一层细胞构成,PM2.5很容易进入血液,再随着血液流经肺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        ,最终影响身体健康。

              (3)为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在一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不同“采样时段”的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小)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填“越大”或“越小”)。

            • 6.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被命名为H7N9的新亚型禽流病毒,使我国家禽养殖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且该病毒还能使人致病,致死,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由于防控措施得力,已有效控制了H7N9型离流感的蔓延.据此回答:

              (1)H7N9型禽流感病毒结构简单,由                 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人和家禽的 内。

              (2)某地为预防禽流感疫情的蔓延,将疫区周围3公里内的家禽全部捕杀,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     

              (3)现有一批H1N1型禽流感疫苗,能否用该疫苗来预防H7N9型禽流感呢?请你就这一问题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患H7N9型禽流感的活禽提取液,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健康状况.

              预测结果:                                                 

              (4)目前,H7N9型禽流感疫苗已研制成功.对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属于 ;疫苗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从而将该病毒消除,这是人体的第 道防线,属于            免疫。

            • 7.

              小明同学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甲、乙两组实验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不同的条件是

              A.甲用20粒种子,乙用10粒种子     
              B.甲用子粒饱满的种子,乙用相对干瘪的种子
              C.甲始终保持湿润,乙始终保持干燥   
              D.甲用小麦种子,乙用玉米种子
            • 8. 在实验设计中,哪一组不能作为对照?(  )
              A.25℃和0℃     
              B.有空气和无空气   
              C.温度和水分   
              D.有光和无光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          

            • 10.

              绿茶多酚是绿茶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成分,为探究绿茶多酚是否对酒精性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将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实验处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其分泌的________参与脂肪的消化。

              (2)实验中将30只小鼠随机分3组,每组10只,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

              (3)本实验中,A、B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4)本实验中,B组与C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变量是________。

              (5)从A、B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从B、C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________(填“有”或“无”)保护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