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某校科技社团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A组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一)所示,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再向甲试管加入2ml清水,乙试管加入2ml唾液,摇匀,均置于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各滴加等量的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甲试管 ______ 蓝,乙试管 ______ 蓝.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其中实验组是 ______ .
              (2)B组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二)所示,在丙、丁两支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和唾液,摇匀,丙置于37℃的温水中,丁置于0℃的冰箱里,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等量的碘液,变蓝的试管是 ______ ,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你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______ .
              (3)综上所述:甲和乙、丙和丁分别形成了 ______ 实验,因为它们的变量都只有一个.
            • 2.
              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脱去叶中叶绿素
              B.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C.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D.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和清水 配制模拟酸雨
              A.A
              B.B
              C.C
              D.D
            • 3.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震荡后保温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______ ,作为1号试管的 ______ 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______ 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 ______ ,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______ 性消化,又能进行物理性消化.
            • 4.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变蓝,②变蓝
              B.①变蓝,②不变蓝
              C.①不变蓝,②变蓝
              D.①不变蓝,②不变蓝
            • 5.
              如表中是某同学做的慢头的消化实验记录: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X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2滴
              现象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试验,在2号试管的X处应加入 ______ 。
              (2)为了探究“牙齿的阻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 ______ 和 ______ 号两只试管进行实验。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 ______ ?
              (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6.
              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达到使用目的是(  )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碘液 染色
              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保持细胞形状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酒精 溶解叶绿素
              D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A.A
              B.B
              C.C
              D.D
            • 7.
              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表的设计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 清水或唾液 温度
              2mL清水 37℃
              2mL唾液 37℃
              2mL清水 0℃
              2mL唾液 0℃
              A.试管①和试管④可作为对照
              B.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②
              C.试管②和试管③可以证明温度影响馒头的消化
              D.实验证明,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为葡萄糖
            • 8.
              下列实验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中使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
              B.“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用酒精对叶片进行破坏细胞处理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中加入碳酸氢钠以补充水中的二氧化碳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 9.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艾窝窝”是北京传统的清真小吃。它历史悠久,早在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写道:“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关于艾窝窝的一首民谣道貌岸然出了它的做法:“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其特点是色泽雪白,形如球状,质地黏软,口味香甜。
              (1)请你分析“艾窝窝”的食材,包括:①糖类,②,③三大能源物质,以及维生素B1,钙,磷,铁等营养物质。
              (2)人体摄食“艾窝窝”后,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易于下咽。通过生物课所学知识,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注:艾窝窝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液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的有无。)
              组别 1 2 3 4
              艾窝窝碎屑或艾窝窝块 适量艾窝窝碎屑 适量艾窝窝碎屑 适量艾窝窝块 适量艾窝窝碎屑
              唾液/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A
              温度 37℃ 100℃
              加入碘液 5滴
              ①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除了唾液的有无以外,其余条件应。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 ______ 号试管。
              ②要探究牙齿的磨碎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号和 ______ 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除了对照性原则,在设计探究性实验过程时还应该满足的另外两个原则是: ______ , ______ 。
              ③若要利用1号和4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如表实验方案中的A处进行补充完善: ______ 。
              (3)图2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条曲线是淀粉的消化过程 _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主要是在 ______ 阶段(填字母),即 ______ 结构中被消化的。
            • 10.
              如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此实验中设计1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C中应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解释原因:______.
              (3)步骤D中加入了检验的试剂碘液,摇匀,分析现象.试问:______号试管溶液颜色变蓝,原因是______.另一支试管的颜色是______的,其原因是,浆糊被唾液初步消化成了______.
            0/40

            进入组卷